太恶心了!刚刚曝光,家住7楼以上的人现在就看……”近日,这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广泛传播,内容主要围绕高层住宅7楼以上住户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问题。而眼下我市也是高层住宅林立,因此不少市民也产生了担心,自家的二次供水还干净吗?那么,我市的二次供水情况究竟如何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并分别实地走访了一些新、旧小区。
事件:二次供水蓄水箱受污染危及健康
日前,包括人民日报微信在内的众多公众号都在转发一个消息,据消息内容,武汉一高层小区的居民万女士在吃完饭之后开始上吐下泻,而这种情况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蔓延到了整个小区,先后有40余位居民不断上吐下泻。
直到当地疾控中心人员赶到现场调查,才发现病因源自楼顶6个二次供水水箱,它们的盖子被大风吹掉后一直没有补上,久而久之水体受到了鸟粪的污染。
消息中称,如今高层住宅小区林立,但由于自来水管网压力不够,楼层七层(包括七层)以上需要二次供水设备供水。二次供水均由当地物业管理。如果小区水池常年不清洗、不消毒或没加盖,雨水和异物就会进入水箱内,产生泥沙堆积、有害藻类滋生,还会有破烂物品、铁锈、死老鼠、虫蚁尸体漂浮等状况出现,甚至病毒、细菌、红虫在此滋生,危及健康。
走访:居民多不知自家怎供水忧心忡忡
当这则消息被广泛传播后,同样也引起了我市众多市民的关注,尤其是高层7楼以上的住户,纷纷想到自己所住的小区是否也有这样的隐患。近日,记者也在城区随机走访了一些小区,不过并未看到蓄水箱的身影。
在中山路金色家园小区内,一位7楼住户就对记者说道:“我也在朋友圈看到了这则信息,文中还配了一张清洁人员将黄绿色的水从水箱中倒出来的图片,说水箱中不仅有鸟粪还有可疑生物,看着确实令人感到惊慌。”该住户在看完后立即就想到了自家的用水状况,他说,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栋楼有没有使用蓄水箱二次供水的情况,对此他也没有具体去询问过,只是打算给家里添置一台净水器,进一步确保用水的安全性。
在部分老小区内,记者在楼顶也未发现蓄水箱。“一般情况下,家里自来水的颜色都是透明干净的,应该不是储存过的水,只是偶尔也出现过自来水发黄的情况。”一位居民对记者说道,当发现水变色时,他都会立即停止用水,并在第一时间询问物业或是水务集团。居民陈女士也说道:“家里的自来水表面看起来很清澈,但我注意到,家用烧水壶只要用久了之后,底部就会积一层白色的水垢,而且换了几个烧水壶都是一样,所以我才买了净水器。”
水务集团:十多年前小区就没了蓄水箱
带着市民们的疑问,记者走访了市水务集团。究竟何为“二次供水”?据专业人士介绍,通常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使用或自用的形式。由于公共供水的水压有限,一般高层7楼以上的住户都会使用到二次供水的水源。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设计、建设以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住户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那么,我市是否也有小区设有类似用来二次供水的楼顶水箱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市所有老旧小区的多层房,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取消了这种用楼顶水箱来进行二次供水的办法。“在此之前的技术确实比较落后,即使是6层楼的多层房,3楼以上的住户也都无法享受直供水,所以当时必须采用楼顶水箱进行二次供水,但自从十多年前对所有老小区的供水设施都进行改造后,
自来水就可以直供至楼顶。”工作人员说道,用水泥砌的或者不锈钢桶的楼顶二次供水水箱确实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当实现6楼以下住户由城市供水管网直接供水后,这些楼顶二次供水的水箱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在新小区内,据介绍,多层楼自然采用的是直供水的方式,而高层楼,由于城市供水管网的水压有限,7楼以上的住户确实需要使用二次供水设备进行管网增压。不过,市民无需担心,我市高层住宅小区所采用的都是无负压二次供水增压设施,可以直接对水管进行增压,而无需设水箱。在水务集团内,记者看到我市登记在册的60多个小区,采用的都是无负压二次供水增压设施,每年只需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还有极少数没有登记的小区,它们采用的也是无负压式,只是并未交由我们管理,而是由物业负责检修设备。”工作人员说道。
卫生监督所:一年四次末端自来水抽检均合格
那么,全市二次供水的卫生状况又如何呢?接着,记者又来到了市卫生监督所,在监督一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按照规定,除了要求集中供水单位取得二次供水的卫生许可证外,对其余单位并无此项要求,所以在监管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不过,该科室人员每年都会定期进行走访,从而发现并记录了一些使用二次供水蓄水箱的地方。据他介绍,被记录在册的使用蓄水箱的地方都是一些公共场所,该科室人员每年都会对这些地方进行一季度一抽查,除了检查蓄水箱的卫生管理情况,还会进行水质抽检。
“每年我们是进行四次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等几十项指标,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对二次供水的末端自来水进行水样采集,比如酒店的话,选择一个属于二次供水的房间,从水龙头接水进行检测。”该负责人表示,取样后,委托第三方进行定期检测,到目前为止,抽样水的检测都是符合要求的。
对于网上的这个水箱污染案例,目前在我市也并未发现类似情况。
为了保证蓄水箱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还专门拟定了一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制度。因为目前蓄水箱主要都是由各单位自己负责清洗和维护,所以要求定期安排专人对二次供水水池进行清理,每年对储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经卫生部门对水质检验符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要求后,方可继续使用。而且水箱应加锁、加盖。而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人员,也必须持有《预防性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并每年进行体检等。
另外,该负责人表示,现阶段他正打算与水务集团专人一起,对全市的一些小区进行走访,检查其设备、水质等情况。
如果市民对所住小区的水质有疑问,可以向该部门进行咨询投诉。
净水器市场被催热,当心消费陷阱
对于武汉的这起事件,许多市民都认为购买一台净水器很有必要。然而,据专业人士介绍,市场上净水器品种繁多,价格也高低不等,尤其商家在宣传上五花八门,消费者在购买时务必要防止一些陷阱。“其实,部分净水器产品的安全性并不理想,部分产品会存在重金属超标、易滋生微生物的安全问题,还有含氯消毒剂去除率效果较差、挥发酚去除率、三氯甲烷去除率低于限值要求,净水的效能也有待提升。”专业人士提醒,市民在购买时还要防止被“神奇”的功效忽悠,一些产品会存在虚假宣传或违规宣传的情况。
比如,一些厂家在宣传功能水、碱性水时会称“治病”的水,有的则会标注“首创、第一、全球最”等字眼,还有一些推广所谓的“驰名商标、免检产品”等,而这些都是不符合《广告法》的。
那么,购买净水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据介绍,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净水器厂家必须取得卫生部颁发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才能生产和销售,而且一个批件只对应一个型号的净水器,建议消费者采购前到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网站查询拟购买的产品有无卫生许可批件。
同时,市民最好到正规的会严格审查厂家批件的超市、家电商场购买产品,对在街边进行直销的三无产品一定要谨慎,务必索取卫生许可批件来查看其资格,明确其产品售后服务和滤芯更换周期及方法,询问在何处能购买到滤芯。
此外,在选择水质处理器的时候最关键还是要把握以下原则。一看“品牌”。最佳的选择应该是具有国际合作背景的专业品牌,因为国际合作背景的专业品牌具有技术的国际先进性和国内的适应性。然后是看水质处理器的类型,净水要结合当地水质的实际情况,主要是以去除泥沙、生物腐殖物、细菌和有机物为主。吸附有机物和余氯主要靠活性炭,过滤有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
■贺丽华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