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过去,电工对变电站例行检查时,一个中型的变电站就要耗时一天以上。如今,该现状因为一个机器人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8月16日,我市首个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访仙变电站上岗。
16日上午,在访仙500千伏变电站内,记者看到一台身高不足1米、萌”态十足的白色机器人从它专属休息室内缓缓驶出,按照早先设计好的巡视线路先进入了该变电站220千伏设备区,开始检查。它一路前行,时不时停下来,忽闪着两只机灵的大“眼睛”上下左右全方位察看,逐一仔细检查设备各项运行情况。
据供电部门介绍,这是镇江范围内上岗的首个智能巡检机器人。它的脚部有两组大小不同的轮子,眼睛装了红外检测系统和高清摄像设备,只要设定好巡检路线和工作时间,它就会准时出门巡检,收集、反馈数据,自动完成对整个变电站的检测,甚至能通过红外测温,发现一些肉眼无法分辨的问题。在巡检的同时,它还会将采集收录到的各种数据同步传送到监控系统。
“如果是人工巡检,巡视人员得拿手持各种设备对接头逐一检查,但这种测量有可能因距离不同造成结果不同,而且耗费时间。”访仙变电站运维班班长杭俊锋介绍,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工巡视有很大区别,智能机器人巡检不仅可以在低温、雾霾等恶劣天气和危险环境下作业,且在户外设备巡视的同时能开展红外测温等数据检测,能更精准地发现诸如异物、损伤、发热、漏油等设备外部机械、内部热缺陷和部分电气类问题,从而为准确分析设备运行状况提供依据,提高变电站巡检自动化水平和检测准确性。“我们每天、每周、每季都要按照周期开展日常巡视。”杭俊锋说,红外测温、表计抄录等是全站安全运行的基础,非常重要,这两项工作技术要求并不太高,但却费时费力,重复性高,会占用运维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了机器人的辅助,就可以让人员集中精力处理更为复杂的工作。”据了解,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外壳为防水材料,能在除了冰雹之外的任何恶劣天气里进行工作,只需要半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对占地一千亩的范围内的所有巡检工作。
(王国禹 吴启超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