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孙子先后遭遇意外离开人世,丈夫又因病去世,但她拒绝了女儿接自己同住的建议,坚持独居——
八旬老太困苦“守家”
高金妹独住的一间屋子
高金妹的背也已经很弯了,但她却日日在田里劳作。
虽是夏末,下午三点多钟的太阳依旧热度不减。在同村人的热心带路后,记者终于找到了珥陵镇护国村东岸里村高金妹的家。然而,高金妹却并未待在屋内躲避暑热,而是正挥着锄头躬身在门口的小菜地里劳作。不大的一块地里,高金妹种下的豇豆已经抗着高温出苗,而她正在忙着在地里除草,并准备翻耕另一边明显干巴成块的黄土地。
村民的招呼让高金妹连忙起身,而这也令旁人看清了她弧度明显的腰背。瘦弱黝黑的高金妹几乎撑不起身上的衣物,但她精神很好,看到来人也很高兴。
“谢谢你们来看我啊!”高金妹虽然没了牙,但却依然咧着嘴微笑。热情地迎进来人,高金妹四处搜罗出了几张高低不等、大小不同的矮凳,落座后才慢慢道出记忆里那些化不开散不去的痛……
儿子意外离世,家里没了顶梁柱
高金妹今年82岁了。年轻的时候遇上张光荣,两人平淡而幸福地走到了一起。虽然婚后两人依靠种田并未获得大富大贵的生活,但育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后,一家人还是平顺和乐地过了多年平凡的日子。
在三个女儿相继出嫁,最小的儿子张国平也结婚后,张光荣和高金妹愈发地定了心。因为儿子儿媳很是孝顺,同住屋檐下多年,夫妻两从没受过一点气,更没有因家庭琐事和小辈拌过嘴。
而随着孙子张宝玉的出生,一家五口的幸福安宁更让旁人好生羡慕。
“国平跟人家学了瓦工,手艺很好,不仅村里人盖房子找他帮忙,邻村甚至别的镇的人盖房的时候也会想到他。”高金妹和张光荣因为一直都是与土地作伴,所以当儿子学了手艺做瓦匠后,他们打心眼里高兴而自豪。虽然瓦匠也很辛苦,但他们觉得儿子至少不用再像自己一样被绑在地里看天吃饭了。“虽然收入也算不上特别多,但国平肯吃苦,家里大事小事都靠他张罗。”在高金妹看来,自儿子结婚成家后,他便成了家里名副其实的顶梁柱,大事小事都有他挡在前面承担着,这让老夫妻俩颇为欣慰。
然而,命运似乎有意为难这个五口之家。20年前的一天,突然传来了噩耗。“那阵子国平被人叫去折柳帮忙盖房子,突然有一天来人说出事了。我家国平在做工的时候从2楼摔了下来,结果被掉下来的楼板砸到了。”高金妹已经记不清那天的情形,但那时的震惊和痛楚却让她记忆犹新。“一开始不相信,后来知道真的等不回他了,才不得不接受了事实。”由于对方经济条件有限,张国平的意外身亡只获得了一点安葬费的补偿,而老两口也无暇顾及这些,只能强撑着意识匆匆为儿子办了后事。
孙子因故夭折,家“散”了
“时间过得快啊,不知不觉国平走了都20年了。那时候我们只觉得天都要塌了,我和他爸,他媳妇和儿子,没了他要怎么过下去啊?”高金妹怎么也没有想到,现实没有给他们时间疗伤、适应、忘却,仅仅是在儿子张国平去世后一年,家中又出了意外。
张国平的忌日,家里说不出的压抑。高金妹和丈夫不愿言语,埋首为儿子的忌日整理准备,而儿媳也是默默地忙着手里的活计。孙子张宝玉不过五六岁的年纪,虽然看出了大人们的“不对劲”,却闷闷的不知道如何是好。赶来为弟弟忌日帮忙的姐姐看到家里这幅光景,为了不让侄子难过,便带着宝玉一同出门买菜了。和姑姑出了门后,宝玉恢复了往常的活泼好动,坐公交的一路上也都叽叽喳喳。
买完菜回程,宝玉在车上一路和姑姑有说有笑。到站后,眼看着熟悉的回家路已在眼前,开心的宝玉急急地跳下了车,没有理会身后姑姑的呼唤,只顾埋头往家里奔去。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公交车后疾驰而来的一辆汽车未能及时发现横穿马路的小小身影,宝玉被撞了。
事发突然,宝玉没有给妈妈和爷爷奶奶留下一句话。“和他爸爸同一个日子离世,不知该说命运太会开玩笑了,还是老天太不长眼了。”即使是邻居也都扼腕叹息,而高金妹和张光荣更是瞬间瘫软了,儿媳痛不欲生。
小宝玉的离世,带走了家中仅剩的活力和生气。高金妹和张光荣几乎整日以泪洗面,儿媳一面照顾二老,一面偷偷抹泪、暗自伤心。或许是再也承受不住家中压抑的气氛,或许是想逃离熟悉环境里记忆弥漫的痛心,儿媳最终也离开了家。原本令人艳羡的五口之家,只剩下了两位老人。高金妹不止一次地说:家‘散’了。”
丈夫病榻撒手,家“没”了
两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儿子、孙子相继离世对他们来说,未来的生活没了期盼。但是,命运没有给你终结的“指令”,日子便还要继续。
“光荣他后来身体就一直不太好,高血压还中风,快80岁的时候基本上就只能躺在床上了。”原本高金妹和张光荣两人种了3亩左右的田,既管自己的口粮,也管两人的生活。只是,随着张光荣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高金妹一边要忙田里的农活,一边要照顾卧床的丈夫,她也吃不消了。“光荣种不了田,我一个人也种不了那么多,后来就一点点慢慢都包给人家种了。我就在家里照顾照顾他,得空的时候看门口有一小块荒地,便开出来种了菜。”高金妹的悉心照料终究还是没有留住丈夫的生命,缠绵病榻许久,张光荣还是走了。“光荣大我三岁,他80岁的时候走的,到今年已经五年了。”对于高金妹来说,丈夫的离世,也真正让这个家“没”了。“以前有五个人,现在就剩我一个了,还叫什么家呢?”也许是经历的太多,眼泪流干了,也许是看淡了生死,精神麻木了,在面对家中只剩自己一个人的事实时,高金妹没有再在悲苦中挣扎,而是坚强地过起了一个人的生活。面对着几个女儿要她同住的请求,她丝毫没有犹豫地拒绝了。熟识的人猜想说,或许是因为女儿们的生活也都过的不太如意,压力也大,高金妹是不愿意去麻烦她们。而在高金妹看来,她只是单纯地想要待在老屋里。
只剩一个人,也要守住“家”
一间一眼便可看全的老屋,窗子上不知哪年装的纱窗早已破了洞,地面、墙面也都是饱历时光的旧模样。仔细地看一遍屋里,高金妹的床是唯一一个“大件”,没有任何一件电器是新的,各种生活用具在屋里分区摆着,虽然屋子破旧、东西不少,但不难看出,高金妹有很细心地打扫,因为无论是低头看到的地面还是抬眸看到的桌子表面,无一不是干干净净的。
屋子不大,却容纳了高金妹的所有生活,而她矮小单薄的身影在这一间小屋里则显得更为孤独落寞。只是,虽然旁观者有诸多不忍,但高金妹自己却格外地乐观。高金妹说,她年纪虽然大了,背也驼了,但是身子还算硬朗,精神也好。“洗衣做饭我都能自己做,门口的菜地也能种。”尽管自己“乐在其中”,但高金妹的女儿终究是放心不下她。“金妹自己身体还不错的,平时还能骑骑三轮车。但是她也不会出去买菜什么的,基本是地里种什么吃什么。还好她的女儿们很孝顺,经常都会带点菜、买点东西来看看她,但就是劝不了金妹去跟她们住。”邻居对于高金妹坚守“破屋”也不太理解,只觉得她是不习惯离开熟悉的地方。
如今,独居的高金妹几乎没什么生活来源,丈夫离世后低保也不再享受了。“以前光荣在时有低保,一个月有几百块,但后来他走了就没了。我家的田一年可以领几百块钱,再加上我每个月可以领100多块的养老金,然后平时女儿们来看我也会塞点钱。”高金妹如今的生活着实称得上困苦,可是她怎么也不愿意离开老屋。再三追问,她终于道出“固执”的缘由。“我只想待在这儿,这里是我的家啊。”(刘伟 尹媛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