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整理家训教育子孙继承家风

核心提示: 龚老退休后便对原来的家训进行了整理、完善,形成了“以德为本立人生、淡薄名利莫争强、节俭持家勤耕作、勤学苦练学技能、诚信待人广交友”等8条家训。

八旬老人整理家训教育子孙继承家风

            

“以德为本立人生,淡泊名利莫逞强……”这一句句口口相传的家训,往俗里说是“土气”,往雅里说叫“接地气”,200多个朴实的文字背后赋予认真做人、低调做人等丰富内涵,这份家训就是凤凰新村84岁老人龚连生的爷爷和父亲人生经历的结晶。

采访中,今年84岁的龚连生老人告诉记者,1994年,他从市公安局教导员岗位退了下来。面对退休生活,龚老觉得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经过一番寻思,他决定整理家训。谈及整理家训的目的,龚老告诉记者,以前,他的爷爷是一位中医,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他爷爷当时就总结了一些家训,包括他父亲也一直用这些口口相传的家训告诫子女,使后辈们在工作生活中时刻以此为警示。

回想这些家训,龚老说,让自己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其中做人的道理。家训中第一条,就是以德为本立人生,人要讲道德懂道理,这样才能受人尊敬;第二就是淡泊名利莫逞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分之利不可图。龚老告诉记者,在他记忆中,爷爷一直按照这些家训,身体力行地教育他们。像爷爷给穷人看病不收钱,免费诊治。正是受到家训的熏陶,龚老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中,一直以此为戒,这也促进了他的健康成长。龚老自己年轻的时候生活也是比较贫苦,解放前做过店员,后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党的教育下,1955年就光荣入党,以后组织上就将他调到县里工作,1960年调到公安局。

龚老在自己成家后也一直按照传承的家训教育子孙。为了让原来口头相传的家训形成书面文字。龚老退休后便对原来的家训进行了整理、完善,形成了“以德为本立人生、淡薄名利莫争强、节俭持家勤耕作、勤学苦练学技能、诚信待人广交友”等8条家训。

采访中,龚老的女婿赵理章对岳父更是敬重有加。赵理章告诉记者,他岳父不仅在工作中很出色,在家庭中也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一个好男人,在做人最根本的亲情、友情、同志情、同事情等方面,给他们后辈起到了典范的作用。“我们正是受了这些家训的影响,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切以做事先做人为准则,在为人处世,言行举止,立业治家方面我们都受益匪浅……”谈及家训,赵理章深有感触和体会。

龚老觉得,家训虽然字数不多,但对家庭的影响很大,对家庭成员能够和睦相处,能够使大家懂道理,实实在在地工作,有利于为党为国家多做贡献。龚老透露,下一步,他还要把这8条家训印制成册,分别发给每位家庭成员,让他们时刻都能警醒。

【记者感言】家训是家庭的灵魂、价值的缩影。中国古代传统的家风家训文化,无不折射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就是一种家风家训的教育和熏陶,只有每个家庭具有了良好的风气,才能给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子女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而要想有好的风气,父母就必须率先垂范,为子女做出榜样,因为只有每个家庭成员的道德素养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素养才能整体得到提升,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王国禹 张斌文/摄)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