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向党痴情不改 鲐背之年信仰坚定
九旬志愿军战士蒋恒有个“入党梦”
“你们看,这是我让女儿给我买回来的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单行本,还有新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虽然我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但我还是要认真学习,按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8月1日,记者来到家住市区健康园的志愿军老战士、退休教师蒋恒家中时,正在研读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胸挂几枚解放军纪念章的老人这样告诉记者。据他的学生及街坊知情人士透露:蒋老几十年来一心向党的情怀一直不改,我们希望他的这一夙愿能够实现,早日圆了他的入党梦。”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蒋恒,是一名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爱国进步青年,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同时也是一位爱生爱岗的优秀老师。
初见蒋老,只见他精神矍铄,步伐稳健,耳目清明,思维清晰,难以想象眼前的老人已至鲐背之年。
1948年,蒋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1949年上海解放后,他与部分同学报名转学到了华东军政大学(今国防大学前身)学习,由于表现突出,蒋恒还被学校评为了“五好战士”。随后,军政大学选拔蒋恒等一批学员到沈阳“朱瑞炮校”高炮系学习。学成回到上海后,蒋恒被分配到了高炮部队,多次参加了保卫上海发电厂的防空战斗。驻扎期间因表现勇敢,三次获得四等功。当时部队战斗人员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对高端武器等的了解更是少的可怜,面对经常来袭的敌机,大家对其型号、性能等等信息都不知道。当时,高炮部队驻扎在一所私立学校内,侦察哨就设在五楼的图书馆里,作为文化教员的蒋恒偶然间发现,图书馆里有不少关于美军、国民党部队飞机的介绍,他便找机会一一将它们摘录下来,回去再讲给部队里的高射炮兵们听,通过这样的讲解,战士们就都记住了相关的知识,这也为他们后来在朝鲜战争中能够打下敌机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说起抗美援朝,蒋恒神采奕奕,不停地比划手势,向记者讲述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那时很艰苦,在零下十几度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单薄的衣服穿,并且还须站岗,寒冷刺骨,我们咬牙坚持。”老人至今记得,温井战斗,在敌我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我们高炮连用4口高炮打下敌人的9架F84型飞机,那可是当时美国最先进的超音速喷气式飞机。”那次,他们立了集体三等功。1953年回国后,任华东军区干部速成学校教员,此后又立三等功一次。195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京大学,但部队的评语出了问题。原因是从朝鲜回国时,作为部队文化教员的蒋恒,带回了一张美国传单,他的目的是以后可以给国内的学员们作反面教材,揭露美帝反共反华的丑恶嘴脸,谁知道这却成了别有用心的人的所谓把柄。从此,他的大学梦、党员梦都成了泡影。之后蒋恒就从部队转业了。
从部队转业时,蒋恒主动要求回家乡教书,我就是喜欢当老师。”蒋恒如是说。回到丹阳后,蒋恒在新办的珥陵中学任语文老师。
1957年他被错打成右派,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1961年到大西里完小任老师,文革期间又受到了打击。虽然经历坎坷,但他仍积极乐观,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发挥着一名“编外党员”的作用。1987年,蒋恒从埤城中学退休,被丹阳市职工学校邀聘教授毕业班,仍然耕耘在教学岗位上。由于工作出色,校长再三恳求,他一直工作到76岁才正式离岗。
在众多学生家长和群众眼里,蒋恒是一位德高望重、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广受大家尊敬和爱戴的好老师。2000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50周年之际,他受国防部特邀作为我省的唯一代表,与军旅作家魏巍等参加百名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团,随时任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访问朝鲜,受到朝鲜领导人隆重的欢迎。
是什么搅动了老人深藏心中的入党梦?蒋老介绍,今年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讲话,让他备受鼓舞,再次燃起了他一心向党和老有所为、继续奉献社会的激情。谈及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蒋恒动情地说:做好事情关键在党,作为毕生拥护党的一名老战士,我要把责任扛在自己的肩上。”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蒋老认为,一些西方列强上窜下跳的表演和挑衅行径,只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60多年前在抗美援朝中美帝国主义就是我们的手下败将,今天的人民解放军战之必胜。”记者在蒋老家的客厅里看到他手书的一幅座右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或许是对蒋老最好的诠释与写照。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蒋恒一直没能加入中国共产党,但他从未停止思想的进步,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蒋老总是说:我年纪虽然大了,但我的心依然年轻,我的信仰依旧坚定,我的党员梦一天也未停止,我的初心永不能忘!”(佩玉 须俊 吴学生/文 萧也平/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