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童”李松不畏酷暑 坚持义卖报纸筹集爱心款

核心提示: 初中生李松,因为去年多次自行组织爱心义卖捐助贫困对象而被大家所熟知。今年,虽然他还未有明确的帮助对象,但自暑假开始,他依然坚持走上街头卖报,并将每天所挣得的善款一一记录下来。他说,只愿将来当有人遇到困难时,他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这些钱送到别人手中。

一份坚持   一份爱心

 “报童”李松不畏酷暑坚持义卖报纸筹集爱心款

李松卖报

李松卖报

初中生李松,因为去年多次自行组织爱心义卖捐助贫困对象而被大家所熟知。今年,虽然他还未有明确的帮助对象,但自暑假开始,他依然坚持走上街头卖报,并将每天所挣得的善款一一记录下来。

他说,只愿将来当有人遇到困难时,他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这些钱送到别人手中。

爱心报童坚守“义卖路”

有了去年的卖报经验,今年的李松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他这次将义卖的范围主要锁定在人民医院和人民公园周围。为了体验他近日的卖报情况,日前,记者与他相约一起来到了人民医院。当天,记者看到他时,发现他的外表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本他的皮肤是白皙干净的,如今却因为被阳光长期照射变成了小麦色。个子与去年相比也长高了不少,但身材却显得非常单薄,远远看去瘦得就如同一根竹竿。看来,这一个月的磨练的确让他吃了不少苦。

一路跟随李松在医院住院部卖报,记者注意到,医院许多的值班人员都认识他,对李松的这一爱心举动也都表示赞许和支持。尤其是当时正处在医生查病房的时间段,本不允许外人进出,但值班人员却对他开通了绿色通道,允许他入内卖报。而当他在走廊过道上叫卖报纸时,病房里的一些病人和家属也都及时叫住他。其中,也有些无家属在旁照料的病人,在经过这些日子后已经与李松相熟,所以在买下他的报纸后,也顺道请李松帮做一些跑腿的活,比如买早饭或是打水之类的;还有些视力不太好的病人,则会让李松帮着阅读当天报纸上的头条新闻……对于手中未卖完的报纸,李松在离开医院后还会接着前往人民公园等地,直至售完回家。

义卖中遇到多位好心人

李松告诉记者,在义卖的过程中,他也结识了不少好心人。

首先是从他每天到麻巷门邮政局领取报纸说起,根据规定,像我这般只在短时间内而且每天只卖这么些报纸的情况是不允许的,即使被允许,也只能按照零售价卖给我。”李松对记者说道,但当邮政局的领导得知他卖报纸只为献爱心的目的时,便破例允许并且以报纸的批发价给了李松。接下来,还有更让李松感动的事,每天当他在早晨六点左右到达邮局时,工作人员就已经提前把他的报纸归类好,这是其他前来取报纸的人都没有享受到的福利。

然后是进入医院。李松说,他首先遇到的便是负责停车收费的奶奶,因为知道他来医院不为看病只为卖报,所以总是允许他免费停车,有时还会为鼓励他,买份报纸阅读。在病房卖报时,也几次遇到了好心的医生和护士,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刘敏的医生,还有一位姓许的实习护士,每当她们见着我,看见我手里还有未卖完的报纸,她们总是抢着全部买走,有时还特意多给了钱。”李松说,还有让他感恩的是,在卖报期间,他曾在经过墙角时不慎扭伤了脚,医院的的护士在见到他受伤时,第一时间将他扶到了办公室,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实际上,这些好心人的善举使我的义卖之路走得更加坚定,也是我义卖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李松对记者说道。

记录明细以备他人之需对于每天的卖报所得,李松回到家后都会请奶奶一一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在李松的家里,记者也看到了这本笔记本,计算下来,李松已经获得了近七百元的善款。李松的奶奶对记者说道,每天她为李松安排的任务是卖完21份报纸,通常都是在午饭前完成。“每天的任务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太少,对李松的历练未免不够,如果太多,难免耗费的时间过多,如此一来,李松便没有足够的时间巩固学习,我希望他能够合理利用暑假时间,做到劳逸结合。”李松的奶奶对记者说道,她之所以让李松义卖《丹阳日报》,其实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本地新闻,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及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李松说,虽然他目前还未有明确的帮助对象,但他每天都会仔细关注报纸上的新闻,一旦有合适的帮助对象,他就会将这笔善款交到对方的手中。“虽然钱不多,但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努力去增添别人的一份希望。”李松说道。

责任编辑:姜耶妮
相关阅读: 李松 报纸 卖报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