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摇蒲扇过夏天

核心提示: 又到了夏天,酷暑难当。早些年代,蒲扇是家中必备的纳凉工具,万万离不了它。只是,当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风扇和空调,蒲扇的功用也就大大减退了。现如今,你很难在一般的家庭找到那古朴实用的蒲扇。

○记忆深处○

轻摇蒲扇过夏天

又到了夏天,酷暑难当。早些年代,蒲扇是家中必备的纳凉工具,万万离不了它。只是,当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风扇和空调,蒲扇的功用也就大大减退了。现如今,你很难在一般的家庭找到那古朴实用的蒲扇。

蒲扇,是把棕榈科乔木蒲葵的一片叶子折出很多皱褶,用细竹篾扎好边缘做成的,这是最普通的。还有精致一点的蒲扇,是用香蒲草编织而成,在扇柄与扇面上插3根竹签当扇骨,扇面就硬扎起来。总之,其制作简单,工艺粗糙,质地坚韧、朴素大方,经济实用。不管是家中闲坐,还是河畔散步,手摇蒲扇,或谈笑风生,或仰观星空,好不惬意。烈日下,一扇掩顶,遮阳避光;屋檐下,一扇轻摇,清风徐徐;灯影中,一扇在手,驱蚊赶虫。古朴的蒲扇,扇走了夏日的烦恼,使人倍感清凉,俨然成了人们爱不释手的消暑宝物。当时乡间还流传着一些“扇文化”将一些很有趣的诗句用香火烫在扇面上,如: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然是朋友,你热我也热”,扇扇有凉风,夜夜拍蚊虫。人若问我借,要过六月冬”等等。至今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外祖父江晓耕老先生写的“颠倒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不单句句颠倒,而且字字颠倒,很韵味。

蒲扇,对我而言,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乡下还没有电,更没有电风扇和空调之类的消夏工具。面对火一般的夏天,人们唯一用来纳凉的东西就是一把蒲扇。在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两三把蒲扇。

在兄弟姐妹中,我排老大。儿时,要多享受一些母爱。每到夏夜,酷暑难当,全身皮肤滚烫,痱子重重,母亲一边念叨着“心静自然凉”,一边把蒲扇不轻不重,不缓不急,有节奏地摇动。扇出的那分清凉,含着天然植物的气息,带着爽身粉般的滑感,每个毛孔都感到无比畅快,沁人肺腑。梦香中的我,时不时地翻个身,像是要让身体的每个部位都享尽那缕缕清风。有时,母亲困乏了,手中的蒲扇也渐渐地停息下来,睡着了。一阵热气使我醒来,看见蒲扇搁在我的身上,就想把它从母亲的手中拽出,但轻微一动,母亲就察觉了。她下意识地握紧蒲扇,又悠缓地摇动起来,温柔地拍打在我的身上,为我送风驱蚊。暑热消散,夜风渐起,蒲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落在了地上,此时蟋蟀声、蛙声伴着鼾声在寂静的乡间此起彼伏……如今电风扇和空调走进了千家万户,蒲扇渐行渐远。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