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本报7月22日刊登了《五千斤“黄土蜜梨”滞销,丹阳梨农犯了难》一文以来,通过“丹阳报团”微店、“果然不一样”水果批发行的努力,滞销的五千斤梨,包括四千斤“迷你梨”已经销售一空。现在梨农郑丰羽正在为第二批梨子的上市进行“备战”。
“果然不一样”批发行老板娘罗敏娟说,“前些天,我在朋友圈接连发了几条帮助梨农销售梨子的消息之后,很多‘果粉’纷纷点赞和留言,朋友圈的消息发出去短短十几分钟就收到了60多位“果粉”的订金,当天晚上就接受110多位“果粉”的订金,为了让“果粉”第一时间吃到田间地头新鲜的梨子,罗敏娟当天下午就和村官解昌翔沟通,让郑丰羽进行“迷你梨”的采摘。
至当晚8点多,通过称斤后,罗敏娟及时和郑丰羽结了账。
据悉,采摘的过程中,梨农郑丰羽发现很多小梨子无法达到销售的规格,因此决定把小梨子免费赠送给罗敏娟,让她用于榨汁给顾客品尝。郑丰羽第一时间把想法告诉罗敏娟,但罗敏娟却意外地当场拒绝了。“梨农大热天在地里采摘已经很辛苦了,这么晚送过来很不容易,当初我只是单纯地想帮助他,我做人做事都是凭着良心去做,宁愿亏我自己,不亏果农的心态去做。所以我不想他免费赠送的梨子,这些梨子我自己买下来,我自己花钱请‘果粉’们吃。”罗敏娟说道。
村官解昌翔表示,在各方的帮助下,滞销的梨子很顺利地销售一空,毕竟几千斤梨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销售完,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真的要感谢罗敏娟和‘丹阳报团’,在谈梨子价格的时候没有对梨子的价格进行压价,说多少就是多少,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大家还为梨子的销售出谋划策,并且不拖欠梨农的钱,来一批梨子结一次账,真的是全力帮助梨农销售。”解昌翔说,“第二批梨子上市在即,郑丰羽还打算跟罗敏娟以及‘丹阳报团’一起合作。第二批梨子个头比第一批梨子要大,口感还要好,到时候大家再讨论一下梨子的销售模式,让更多的消费者吃到我们丹阳本地绿色无公害的梨子。这样我们也能够给梨农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村官解昌翔说。
采访最后,村官解昌翔呼吁更多的水果商加入帮助果农的行列,让他们的产品也可以更快地销售,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马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