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到游泳池戏水玩耍成了不少人消暑纳凉的不二选择。在尽情享受凉快的同时,游泳安全也备受关注,作为泳池安全最重要的一道“防线”,救生员的素质可谓攸关人命。不过近段时间各地溺水事件频发,许多人不无担忧,游泳馆救生员专不专业呢?今后去游泳馆游泳还安全吗?不过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16家游泳馆都按国家规定配备救生员,且都持证上岗,市民可不用担心。
市民质疑:救生员是否都持证上岗?
今年带孩子去学游泳,在一家健身馆报了个培训班,但孩子进去学我没买票又不能进去,这个安全能保证吗?说是都配备救生员,但我怎么想也不放心啊!”近日,不少市民反映,游泳馆里救生员情况参差不齐,都不知道专不专业,有没有证件,这让他们着实很担心。除此之外,更有市民向记者透露,他身边认识的朋友家小孩在上大学,今年暑假也跑去游泳馆兼职做起了救生员。
“这样也可以吗?不用考证吗?兼职的救生员能起到作用吗?”就像在某游泳馆当救生员的小洪,他就是某高校体育专业的大三学生,他告诉记者,每年暑假他都会在游泳池兼职当救生员,赚取零花钱,因为是体育生,专业能力过关,又懂基本的急救知识,所以即使没有职业资格证,应聘救生员职位也不难,他的不少同学也都有过暑假兼职救生员的经历。
记者了解到,根据有关规定,游泳救生员被纳入国家体育行业特种工种,必须经过岗位培训,掌握游泳、预防、施救等技能,并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就业。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虽然这样的质疑不在少数。但对一些游泳“老手”来说,他们要么是不了解,要么就是鲜少有人关注救生员是否持有相关证件。就比如记者采访的这两位:今年暑假,家住中山路的黄佳像往年一样,一有空闲时间就带着8岁的儿子到游泳池游泳戏水。“儿子都是在浅水区,我又在边上陪着,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当记者问其是否留意过泳池安全的问题时,黄女士一脸茫然地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懂,也从未留意过游泳池救生员,更不知道救生员需持证上岗。不过黄女士认为,只要救生员会游泳,发生意外时能救人就行,不一定需要证件;与黄佳一样的,市民曾小姐是一名游泳爱好者,每年夏天都会到游泳池里畅泳一番,她告诉记者,选择游泳池她首要看环境和水质,如果游泳池环境脏乱差、水质不达标,她是坚决不会下水游泳的,而对于救生员,她认为既然游泳池经营者聘用了他们,肯定会有相关的业务培训,所以一直以来她都是持放心态度。
记者走访:游泳馆按标准配备救生员
那么我市游泳馆救生员情况到底如何呢?记者走访了多个游泳馆。在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记者一眼就看到了泳池周边坐着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他们都穿着荧光绿的衣服,有人脖子上挂着哨子,有人旁边放着游泳圈。后询问后得知,他们就是救生员。“安全是我们最重视的,也是泳客最关心的事情。”其中一名救生员对记者说道,如果有人因为脚抽筋溺水,他就会立马吹哨子,将一个系有粗绳的救生圈抛到他面前,把他拖上岸按摩腿脚。如果距离远,就必须下水营救。除此之外,只要观察到可能有危险的情况,他都会吹哨警示。
而对于在东门开了一家健身馆的潘宏杰来说,经营游泳池是个高危行业,出一起事故,几年翻不了身。他们宁愿在安全防护上多投入一点,也不希望出事。“所以要请有经验的救生员,一名有着‘火眼金睛’的救生员,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每一个泳客下水,救生员都会留意观察,一看他下水的动作表情,有经验的救生员就知道他游泳水平怎么样。”潘宏杰介绍,游得好的人下水时,神态轻松自如,肌肉放松,不太会游的人则面部紧张,肌肉紧绷。这样,救生员能很快锁定每段时间内的“重点泳客”,目光经常“关照”这些人。“最怕那种刚学会游泳的泳客,喜欢尝试着往深水区走。”救生员发现这样的人往深水区走,都会吹哨示意他退回去。有时候,发现在深水区和浅水区交界处有人连续蹬水,这是明显的“危险动作”,救生员会及时递出长竹竿营救。
潘宏杰开的健身馆里面的泳池是20m×50m的标准泳池,按规定需要配备5至6名救生员,今年他在此基础上又另外聘请了6名体育院校的专业学生,并且送他们去镇江进行救生员资格证的培训,让他们持证上岗。“救生员资格证每年都要审批的,今天刚好要去体育局拿审批好的资格证。”潘宏杰如是说。
部门解释:我市救生员全部持证上岗
一听到记者提出救生员无证上岗这一说法,市体育场场长、体育局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刘涞京就连连摇头:大家都把概念混淆了,泳池救生员和安全员是两回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简单的说,正规的救生员需要具备全面的技术和知识,不仅要会游泳,还要掌握救护技术,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肩背护送等,而安全员可以说是救生员的助理,辅助他做一些工作,比如维护现场秩序之类,以免救生员顾不过来。”刘涞京告诉记者,除了硬性规定配备的救生员数量,一些游泳馆会额外聘请一些安全员,这些安全员会经过一些简单的救助培训后上岗,主要目的就是把泳池照看得更安全一些。安全员就像救生员多了一双眼睛,主要还是为了泳池内市民的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刘涞京介绍说,针对游泳池救生员配备要求,水面面积在250m2以下的人工游泳池,至少配备固定救生员2人;水面面积在250m2以上的,按面积每增加250m2及以内,增加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救生员;天然游泳场(海滨游泳场所除外)按每360m2配备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救生员。
游泳场所体育设施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例如在醒目位置悬挂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游泳救生员的姓名、照片、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等信息;面积250m2以下至少有2个救生观察台,每增加250m2应增加1个救生观察台;在醒目位置悬挂溺水抢救操作规程及溺水事故处理制度等。
“今年我市新批了两家游泳馆,截至目前一共是16家,所有硬性规定都是符合要求的,且救生员都是持证上岗的。”刘涞京表示,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安全的游泳环境,不仅严格执行游泳馆、指导员、救生员的审查制度,而且每个星期相关工作人员都会不定期地对16家游泳馆进行抽查,查出问题立刻勒令整改。若市民发现周边游泳馆有任何问题,也可拨打电话86517995进行举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