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桃上市季,为何今年果农不开心?
范国宪在挑选品质好的桃子装盒
眼下又到了杏虎村水蜜桃大量上市的时节,可今年桃农却高兴不起来。原来,今年受到雨水影响,落果现象比较严重,加上前期经常下雨,光照不足,造成桃树根系就没有以往那么好。此外,亩产不仅减半不说,这些桃子的“颜值”卖相也不如往年,这又给销售增加了难度。
9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司徒镇附近的丹西公路旁,看到沿路几百米的距离内,就有七八户桃农,用电瓶三轮车在路边摆摊,销售自家的桃子。而不时有过路的车主,停车购买。
“这桃子怎么这么小啊,好象还被虫咬过?”在桃农范国宪的摊点前,一顾客质疑道。“这不是生的虫,是穿孔病。”范国宪无奈解释道,今年受到雨水的影响,桃子患“穿孔病”一下子增多了,而且大小不一,使得水蜜桃的“颜值”大打折扣,卖相远不如往年。
今年62岁的范国宪,家里种了6亩地的桃树,种植水蜜桃已有16年。“我是第一批种植水蜜桃的,今年是最困难的一年。”范国宪告诉记者,目前,他家种的品种有白凤、拂晓等好几个水蜜桃品种。老范家的水蜜桃从6月15日开始卖的,去年零售卖七八元一斤的水蜜桃,因为今年桃子大小不一,且卖相差,今年只卖5元一斤,有些小的5元每斤还不到。以往采摘桃子,摘10个有9个好的,现在10个里面有一半好的算不错了。”老范满是忧虑地说,受天气多雨影响,前期掉落的水蜜桃也非常多,往年亩产四五千斤左右的桃子,今年亩产只有2000斤左右,整整减产一半。
那桃子掉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老范说,罪魁祸首就是阴雨天气,前期正值桃子长个头逐渐成熟的阶段,但天公不作美,不是阴天就是下雨,即便露出一点点太阳,第二天又阴天了。桃树没有光照,桃子吸收不到营养,再加上雨水一打,就掉在地上了。
老范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桃树前期所用的黄豆、菜饼、鸡粪等肥料再加上治病虫害,一亩桃树成本就要3000元左右。今年的价格一斤5元,按2000斤来算,可以卖到1万元。“那也要全部卖掉,今年的损耗也特别多,而且,下雨天也没法出来卖。”老范心焦地说,像他们现在在路边每天销售,人多就多卖点,遇上下大雨,也卖不成,桃子是鲜货,如果卖不掉,就烂了,“估计今年自己的工钱都赚不回来,今年自家6亩桃树,保守估计大概损失在3万元上下。”
“我家也一样,今年大家都不好,都是下雨下的。”在隔壁摆摊的桃农范中华告诉记者,他家种得少,种了3亩,但是情况差不多,也损失不少。除了减产,记者在现场看到,水蜜桃中,有相当一部分桃子上面有虫孔,不像那些光滑滑的水蜜桃,因为患“穿孔病”等原因,“颜值”确实大打折扣。
采访中记者获悉,目前,杏虎村果品专业合作社拥有社员152户,桃园面积1500亩,已成为丹阳最大的水蜜桃种植基地。步入7月,良媛、白凤、拂晓等中晚熟水蜜桃品种大量上市。为此,桃农们十分欢迎市民或者游客,带着家人或者呼朋唤友来到杏虎村桃园,尽情采摘,一来感受采摘的乐趣,二来帮桃农分忧解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