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老人”愿捐心脏制标本

核心提示: 近日,我市85岁的退休教师彭梅根致信市人民医院,表示愿意在死后把自己的心脏捐献给该院,用于制作医疗科研和教学标本。

他曾制作近百盒昆虫标本,如今想贡献自己的部分遗体用于医疗科研——

“公益老人”愿捐心脏制标本 

DSC_7172     

图为在红叶颐馨园快乐生活的彭梅根。   

 本报讯  近日,我市85岁的退休教师彭梅根致信市人民医院,表示愿意在死后把自己的心脏捐献给该院,用于制作医疗科研和教学标本。

据介绍,彭梅根2011年因心脏病赴外地治疗,在南京、上海等地检查治疗时发现其冠脉有的已堵了百分之八十五,有的堵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应该放支架治疗,但外地专家普遍认为彭梅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放了支架最多也只能活两三年,而且风险很大,建议他还是回家买点好东西吃吃。后在市人民医院治疗时,该院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支架植入后又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保养方式,目前他已快乐地生活了5年多。但意想不到的是,2015年11月,他被查出患有贲门癌,在市人民医院接受放疗后,目前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一贯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彭老师又想到了应该为社会再做点贡献,于是提笔向市人民医院领导写信,真诚表达了愿意捐献部分遗体(心脏)的愿望。

市人民医院在致彭梅根的回复函中说,非常感谢您对我院服务和技术的信任,也非常赞赏您的奉献精神,志愿向我院捐献您的部分遗体(心脏)。遗体捐献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其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贡献。遗体捐献也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让自己生命的光辉照亮别人的生命。您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没有恐惧,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他人的奉献。

我院将倡议我们的员工和社会人士向您学习,学习您高贵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据了解,退休教师彭梅根是我市的“新闻人物”。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生物学)情有独钟的彭梅根曾制作近百盒昆虫标本,免费送给幼儿园、中小学校和关工委,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昆虫爷爷”;住在万善园社区时,他坚持多年在社区出黑板报;每年组织“单元楼邻居年会”和“迎新团拜会”,密切邻里关系;在他与老伴的结婚纪念日买来大米和食品通过居委会分给社区内需要帮助的人;面对身患重病生活困难的老教师,他曾几次带头捐款……彭梅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善举近年来曾在本报和多家媒体报道,他也获得了文明市民、感动校园人物等荣誉。

记者昨在红叶颐馨园见到彭梅根时,引人注目的是宿舍墙上他手书的一幅书法:我一定能战胜它”。表现了他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他对记者说:人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作为一个教师,我想为社会做更多事情。活着能够为党和人民多点奉献,如果死了也能为社会做出点贡献,何乐而不为呢?”(孙红娟  溢真 文/摄)

责任编辑:姜耶妮
相关阅读: 彭梅根 捐献 遗体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