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镇江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综述之七

核心提示: 据了解,新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不仅平时在巡查监管中发现“三小店”经营户在装修时,主动上门对接,提早介入,提前服务,他们还与相关管理单位达成协议,由他们通知新入驻的餐饮经营户与食药监部门进行联系沟通。

居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三小店”(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熟食店)。普普通通的“三小店”不仅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一直以来,我市各级食药监部门严格监管“三小店”:一手坚持毫不松懈地抓日常综合监管,一手坚持创新引领,大胆探索,在监管的理念、方法、路径上求突破,探索出一条符合民情,符合法律,受到群众普遍认可的新路。

“许可”后置,让服务“前行”

“如果没有镇江新区食药监局丁卯分局执法人员,我恐怕要损失惨重。”纬五路美食街最红火小餐馆之一的老板孙女士,在半年前,对餐饮行业还是一位“门外汉”。

“我当时什么都不懂,取得营业执照后,就准备装修店面了。”当时,在孙女士看来,只要把店面装修漂亮了,什么都好办。而恰巧在此时,镇江新区食药监局丁卯分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了。

“从去年开始,《餐饮服务许可证》变为后置审批,不像以前,必须先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才能拿营业执照。”丁卯分局负责人李杰介绍,如果装修厨房操作间不符合要求,不仅拿不到许可证,而且还要返工。“一旦砸掉重来,不仅浪费了钱财,也浪费了时间与精力。”

据了解,新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不仅平时在巡查监管中发现“三小店”经营户在装修时,主动上门对接,提早介入,提前服务,他们还与相关管理单位达成协议,由他们通知新入驻的餐饮经营户与食药监部门进行联系沟通。

社会共治,建起“防护大网”

每天上、下午固定时间段,67岁的退休市民顾师傅就会骑着电动车,在市中心属于他的“地盘”里到处转悠。一旦发现有“三小店”不规范操作或是存在隐患或安全问题,他便立即拍照取证,并第一时间向市食药监部门反映。老顾这样的人,都属于市食药监局的社会监督员,但是市民更愿意叫他们是食品安全“啄木鸟”。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我市已有这样的社会监督员2000名,遍布每一个镇、村,他们累计提供各类相关信息上万条,发现安全隐患1000多个。在镇江,还有一支60人的专家队伍,他们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智囊团;以及一支千人志愿者队伍,积极主动地为食品安全鼓与呼。这样的三支社会共治队伍,成为老百姓食品安全监管的“左膀右臂”。

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组建三支社会共治队伍的基础上,社会共治的措施还在进一步细化,触角进一步往基层延伸。目前,全市每个镇(街道)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了市场监管局分局,每个村(社区)成立了社会共治工作站(室)。“对于街头的‘三小店’,就是要让监管力量无时不在,让违法行为无处藏身,让群众吃得更放心、用得更安心。”(来源:镇江日报 作者:景泊 胡冰心)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