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练湖美,未来亦可盼

核心提示: 形成于西晋末年的练湖,曾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齐名,被称为“天下五湖”之一。

夕阳下的水塔很显落寞

夕阳下的水塔很显落寞

前东岗村的宗祠

前东岗村的宗祠

练湖片区鸟瞰图

练湖片区鸟瞰图

干了的鱼塘

干了的鱼塘

形成于西晋末年的练湖,曾与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齐名,被称为“天下五湖”之一。

漫漫1700多年,练湖巨变,它曾与丹阳的喜忧密切相关,因它而起的故事诗篇不胜枚举。回望历史推进路,练湖最盛时荣光无限,练湖消失后农田绵延。如今,在练湖“退出大湖之列、转身国营农场”的几十年后,恢复练湖”不再只是“丹阳百姓之愿”,而是被市委市政府提上重要行事日程,练湖生态湿地”项目正有序推进……

现在时:安静“微凉”里欲说曾经事

气派漂亮的大门,平坦整洁的大道,养眼怡心的绿化,完备齐全的设施……舒适宜居的练湖新城在2013年完美亮相,极大满足了众多新、老练湖人的期许。由新城南门而入、细览慢走,总能遇上一波波聚在一块儿畅谈的“新城人”,若有空驻足细听一二,总少不了与练湖相关的口音、与练湖相关的故事;带着意犹未尽由北大门而出,依着不复往日忙碌的水泥路继续往北漫步,便能一步步走近曾经热闹的练湖村庄……从练湖片区旧城改建房屋征收项目正式启动,到练湖人搬出老宅、入住新居,其速度不可谓不迅速。如今的练湖,敦厚勤劳的练湖人搬离了,朴实无华的旧宅拆除了,那么走进去还能寻到些什么印迹?觅得一条虽已失修但依旧平整的道路,径直而行。渐渐地,路越来越窄,入眼的绿意却越来越多。在道旁树木还没来得及相连的时候,一转头便瞧见了满塘的荷。或成卷、或平铺的荷叶碧绿绿地在将落的斜阳下安静挺立,若是按捺下心头的惊喜细细而观,不难瞧见漫漫的碧叶中正藏着不少花骨朵儿。心内不禁暗思:唔,应该无需多日,这片河塘必会是另一番靓丽妍色。

在同行的“老练湖”的指引下,掩映在树丛远处的电灌站可以模模糊糊地辨出大概样子,只是,缺了玻璃的窗户以及围绕着的一滩死水,如何也映照不出它曾经如何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再往深处走,一片干了的鱼塘还来不及让观者漠漠叹惋,另一片水清鱼欢的鱼塘已经跃入眼帘;还有更大的荷叶塘、茭白塘,恍若让来者一瞬间穿越回那年那时,隐约可见练湖人忙碌在田间塘里的身影。

一路而行到最深处,入眼的老屋残砖、孤独水塔难免透漏萧索,而仅剩的宗祠、古宅,则默默地展现着与村、与人、与练湖相关的醇香岁月。

曾经时:“老练湖”回不去的苦甜日子

若要遥想曾经遍地荷花遍地香的练湖,即使是非浪漫主义的现实之士,也能仅凭旧照赋新词;然而,若要还原意如字面的练湖原貌以及这无垠水田如何孕育滋润万千儿女,生、长于此的练湖人自然最知最懂。

生在后东岗村、嫁在前东岗村的孙小青是个地地道道的老练湖人。如今86岁的她已经搬离了练湖四年有余,而回忆起生活了几乎一辈子的地方,她最清晰的记忆是练湖的水。原始的练湖只有7队至13队,这些村里的人都住在练湖边,种田为生。庄稼人都知道,种田离不开水,而我们有练湖,可不是最大的有利条件!”孙小青兄弟姐妹共六个,因为祖上都是勤劳肯干的庄稼汉,到了他们这一辈,积下田已经不少。“我们家那时候算是大户,农忙的时候还要雇上几个工人。不过,因为条件允许,家里还买了头牛,耕田、打水都省了不少人工。”孙小青说,自家的牛还是在南门外大街的牛市买的,而那时候从练湖深处出行,多靠水路。“除了种田的,我们村里也有专门做渡船的,还有些条件好的人家也会买小船。村里人得空去西门大街或是南门外大街,都要靠坐船出来。”曾经,十七八岁的孙小青为了补贴家用,凌晨三点便和同村的伙伴动身出发,每人背上至少七八十斤的稻草,由于太早船还没出来,一行人只能沿着勉强够走的湖埂一路摸索,脚步飞快,就可以在天亮时到南门外大街,卖了稻草、收了些零钱,回程路上走进西门大街,剪些做鞋的棉布,或是去到供销社买点盐或酱油,而后便乐呵呵地回家了。

练湖的大面积水域究竟是何时没的,孙小青的记忆已不清晰,只记得随着“练湖人”队伍的越来越庞大,田一日多过一日,湖一日小过一日。

与孙小青同年的杭冬英是由延陵镇行宫村迁来的“新练湖人”。我们一家从行宫到练湖,已经整整60年了。”丈夫先到练湖,两年后她带着两个儿子追随而至,从此扎根。“我的三儿子和三个女儿都是在练湖生的,除了大儿子后来夭折了,其他五个子女都在练湖长大。”杭冬英刚到练湖时,大面积的湖面依旧可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也是夏日常见景。那时候的练湖是真心好看,粉的、红的荷花看不到边,还有莲子、藕,不过种田的人很少去采,因为忙着干农活。”随着湖面越缩越小,填湖而得的田便越来越多。一开始在2队,我们一家人只能住草棚,后来又到了3队、5队,渐渐住上了瓦房,甚至还能自己盖了房子。但是因为吃的集体饭,每天都要完成固定的工分。”杭冬英说,为了干好农活,她曾经一出月子就下地,结果如今落下了一身的毛病。

可即便如此,对她而言,曾经的那段苦日子却也幸福得尤为值得怀念。“从前的练湖有水,后来变成田,还有果林、鱼塘、加工厂、养猪、养鹅的等等。听说现在练湖又要恢复成湖了,我觉得特别好,想想以前漂亮的荷花,干净的空气,要真能跟从前一般模样,肯定能吸引好多人来旅游。”

过去时:纸墨间飘香的大美练湖

练湖景美,略翻存留的旧照、诗词、文献亦可见一斑。

虽然这座千年名湖如今在丹阳大地上消失了,但它曾经是江南大地一座迷人的湖,一座天地山水、人与动植物相融共存,洋溢和谐之美的湖。练湖成湖之初,周长40公里,最盛时周长曾达80里,面积约10万多亩。练湖有许多别称,它最初名开家湖;南朝宋文帝赞其为胜景湖;在古代文献资料中用得最为频繁的名称则是曲阿后湖。唐朝,曲阿改名丹阳后,才开始出现练湖这个名称,有时也称练塘。古代的练湖除在灌溉和济运两个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外,从南朝开始就已形成江南一大自然景区。练湖中有大量长江流域的珍贵水生动植物,还有许多珍贵的飞禽昆虫栖息在这里。

练湖碧波千顷,烟波浩渺,湖心有墩,建有亭、台、轩、榭。南朝齐、梁时,君臣每宴集于此。风景秀美,胜景处处,被誉为“一邑名胜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会聚之地,许多诗人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句,在许多旅行者的记述中也颇有名气。

练湖的美景吸引历代许多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南朝宋文帝,大文豪刘义隆,唐代诗人李白、刘长卿、许浑、张祜,宋代王存、陆游、陈东等均留下许多诗篇。许浑,张祜,苏庠等人干脆就在练湖边盖了房子,过起了隐居生活。

未来时:宜居宜游水城共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围湖造田的热潮中,练湖湖面基本消失,只留部分水面,继以发展水产。

而在距离湖泊消失将近多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练湖又迎来了重回生态湿地的进程。

“城以水兴,市以水旺。”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杨训直言,古代丹阳城市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大运河,也离不开练湖,她们是丹阳文脉的载体。练湖更是丹阳的母亲湖。”如何让“母亲湖”重回娇颜?如何让练湖再承重担?记者了解到,作为沪宁城镇发展带和运河历史文化发展带的交汇点,练湖承载了未来城市功能与文化发展的需求,另外,作为历史上济运和兴城的古湖,练湖寄托了丹阳城市提升的诉求,其凝聚生态、景观、休闲、文化、安全等多重内涵,是大运河价值提升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发展的意义。“练湖作为江南运河段唯一的‘水柜’,练湖是兼容城市发展功能需求及运河文化价值的载体。随着大运河的申遗,沿线城市重新进入大运河文化时代,因而练湖的‘修’、复’将大有讲究。”据悉,水是练湖水城的核心资源,特色化生存与特色化发展”是丹阳未来发展路径,重构具有多元复合功能的水网络,建立水城共生的城市生长逻辑,将是丹阳由“传统水乡”走向“现代水城”的关键。

(忆严尹媛文/图)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