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一周年,丹阳股民还好吗?

去年6月,是A股的重要分水岭;一年来,前所未有的三轮股灾,让投资者跌入深渊

核心提示: 股灾一年后的今天,丹阳股民到底怀着怎样的心情、体悟怎样的启发、持有怎样的打算?记者连日来走近股民,倾听了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0

 

1

 

【背景解析】:炒股占据市民投资重要地位

根据不完全统计,丹阳开有账户的股民就有10多万人,普通市民家庭中十个有七个或多或少地参与了股市,投资资金合计可达数亿元。很多市民也表示,现有的投资理财方式中,和股市有关的炒股、基金等投资占据了第一位。毫无疑问,A股一年来的一泻千里,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了天翻地覆的影响。

2015年6月12日,上证综指攀上5178.19点高峰。就在市场陷入兴奋与疯狂之时,就在很多人预测上证将上6000点之时,这头“疯牛”戛然而止,市场调头向下,融资崩盘,千股跌停、千股涨停、去杠杆、熔断,三轮股灾接踵而至……过去的一年,这些场景深刻地烙在丹阳股民心中。

数据显示,自2015年6月12日至2016年6月8日,上证综指下跌2194点,从最高位5178点跌落至2927点,沪深两市总市值从76万亿元跌至45.5万亿元,缩水超四成。沪深两市2858只个股中,多达2531只出现下跌,仅有372只个股上涨,798只个股股价仍处于腰斩以上(跌幅超50%),两市个股平均跌去25.32%,百元股仅剩15只。

记者了解到,一年来,全国A股新增投资者人数已从去年4月的最高峰500多万人,减少到了目前的155万人以下;参与交易投资人数也从去年6月的最高峰4800多万人,减少到目前的2600多万人。

股灾一年后的今天,丹阳股民到底怀着怎样的心情、体悟怎样的启发、持有怎样的打算?记者连日来走近股民,倾听了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股灾启示】:炒股不会天上掉馅饼

炒股究竟为了什么?在这么多人深陷股市漩涡的时候,或许我们应该首先深思,我们炒股到底是为了什么。毋庸置疑,为了使资本保值增值、为了让资产跑赢CPI,是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初衷。然而,在现实的种种期盼和诱惑下,许多人失去了初心,将炒股当成了天上会掉馅饼的工具,当成不用劳动可以获利的手段。结果,可想而知。

去年6月份以来的这三轮股灾,是中国A股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其中缘由,固然有着制度的不健全和配套的不稳定等客观因素,但主导这惨烈下跌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投资者自己。看着市场上升途中,股民们一张张贪婪的脸;听着市场上升途中,赚钱者一个个炫耀的口吻。反过来,再问问他们,可笑的是,很多人其实对于市场根本一无所知。当杠杆的泡沫破裂了,当信心的武器消失了,市场留给他们的,只有一片狼藉。

股灾的发生,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它带给了股民们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以及很难弥补的资金损失。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股灾的发生,也不是什么坏事,它逼着股民们面对并改进自己投资理念和操作上的种种不足,让大家痛苦中有所收获。

股灾一年后的今天,股市仍在照常运行着,股民们的期盼也不会就此打住。但就像许多专家说的那样,无论怎样,大家要对市场多一份尊敬和敬畏,多一份理解和从容。我们不可能左右市场,但我们能左右自己,譬如将家中的资产合理分配,设置止盈和止损点位,多了解一些股市基本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经得起风浪、受得起雨打,才能收获我们想要的回报。

【炒股故事】:三位股民,三种体会

“炒什么,都不要炒股了!”

受访者:黄华(化名)

今年35岁的黄华在我市一家不错的企业担任管理岗位,工资薪金水平不错。业余爱好投资理财的他,理所当然地早就加入了我市股民的行列。然而,经历了去年一年的股灾折腾,他账户从浮赢百分之五十到亏损百分之九十。血的教训,让他明白了,什么是市场的残酷。

“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亏成这样,现在我已经不玩股票了。”黄华叹息道,自己也算是一个老股民了,2007年就开始接触股市,虽然也经历过一轮大熊市,但可能由于之前投入资金不多、对市场的期望没那么大,所以受伤也不算严重。2014年10月,当A股逐渐从底部走出来的时候,对投资领域触觉灵敏的他,隐约感到机会就要来临了。

于是,他动员家人,把20万元积蓄投入了股市。由于时机把握得不错,黄华的账户没过两个月,资产就增值了百分之三十。这下,他高兴坏了。

“当时确实是头脑发热,觉得这个来钱快,产生了一种赌博的念头。”黄华苦笑着回忆说,当听说国家鼓励融资入市的消息,以及看到身边不少股民朋友借钱买股赚了不少钱的状况后,他的心里也痒痒的。何不趁着行情好,多赚一点呢?!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不仅追加了本金20万元入市,还向证券公司融资40万元炒股。也就是说本金和融资额达到了1比1的程度。

刚开始,黄华确实尝到了融资的甜头,在市场节节攀升之下,到去年5月份时,他的账户总资金一度达到120多万元。没想到,股市6月大跌,他还没来得及把赚的钱拿出来,账面的盈利都没了。幸好,有一定炒股经验的他,把手中股票清仓,避免了大的损失。然而,2个月之后,当他以为市场跌得差不多,又把资金重新投入之后,A股发生了第二轮股灾。这次,他可没这么幸运。由于他融资比例大,证券公司把他的账户平仓,本金40万元只剩下了4万元。看着账单,他欲哭无泪了。

亏损这么多,家人的责怪少不了,对自己也交待不过去。今年1月份,在发生第三次股灾之后,黄华毅然把自己的股票账户清仓了,拿出了仅剩的3万元现金。“谁没输过呢,只能当买个教训了。”现在,黄华和家人都不再沾染股市了,把闲散资金存了一部分,还买了一部分贵金属。黄华严肃地告诫股民朋友,如果没有那个水平和技能,炒什么也别再炒股票了。

“耐心,是最好的炒股之道!”

受访者:吴敏(化名)

股市风云变幻一年后的今天,仍有不少股民,安安静静地待在市场里,心平气和地等待市场“王者归来”、等待自己账面回本。今年56岁的大妈吴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

吴敏大妈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平时喜欢读书看报,了解国内外新闻,对于投资理财更不用说了。她早在2002年就拥有了股票账户,怎么说也算是一个老股民了。但与许多股民倾向于炒短线的做法不同,她一般就是把钱放到股票账户里,买几只股,然后可能几年都不会动一下。可能就是这份良好的心态,经历多轮牛熊转换的吴敏大妈,还在股市里着实赚了一些钱,虽然数字不大,但足以让她觉得满足。

2014年7月这轮大牛市行情开始时,吴敏大妈也是后知后觉的,在朋友们的告知下才知道股市已经涨了很多点了。这时,已经退休在家的她,没事的时候,也打开电脑看看行情,发现情况还真的不错,自己账户里的资金也盈利了百分之三十。与以往的做法一样,她也就是一看而过,并没有过多地买进卖出进行操作。去年6月份之后,当股指一泻千里、股民们惶恐不安的时候,吴敏却仍旧保持着那份淡定和从容。“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把所有的钱都放在股市里,当时本金也只有5万元,赚了高兴,亏了也不会太心疼。另外,我也不碰什么融资,总觉得风险有点大。”吴敏这样告诉记者。

在这样的投资理念下,出于对国家和市场的信心,吴敏从去年到今天,也没从股市里拿出来一分钱,尽管这期间她的账户里最少时只有2万多元。我认为,国家不会放任不管的,市场向好因素还是很多的,不会一直这样跌下去,总有好起来的时候。”吴敏笑着说,她不想把钱拿出来,一是数额确实不多,二是认为市场总会回升、自己的钱还会回来的。

今年5月,股市的一波反弹更让吴敏看到了希望。她认为,无论道路多么波折,未来股市肯定有阴转晴的那天。只要大家有耐心,炒股的投资回报可能比其他任何一种投资方式都要好。

“现在3000点还没到,机会多着呢。”这不,乘着最近市场的震荡下跌,吴敏还增加了3万元资金。她想着,这笔钱等到下波牛市的时候,说不定翻了番。

“敬畏市场,掌握技术很重要!”

受访者:陆刚(化名)

“市场永远出乎我们的想象,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当然,要做好股票投资,还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陆刚可以说是我市一位民间牛散,被很多老股民所知晓。说起一年来的收获和体会,他侃侃而谈。

陆刚开办了一个民营企业,在搞好生产的同时,没事就喜欢研究股市。在经历过2008年那场大熊市之后,亏掉一半本金的他,就开始博览群书,对股市的深层次规律和技术进行学习。“其实,从长期来看,这种大调整和大波动都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尽可能地减少我们的损失。”陆刚笑着说。他这几年积累的市场技术已经得到了运用,实践证明对投资还是有很多帮助的。

这一轮大牛市,陆刚确实赚钱了,但不是赚的最多的,因为他一直把风险当成首要考虑因素。在身边很多亲戚朋友忙着加杠杆、融资炒股的时候,他一直保持着清醒,坚决不让自己置身于风险之中。“他们只想到赚钱的时候,没想到亏钱的时候,而且这种亏会是原本不加杠杆的几倍。”正是陆刚的这份与众不同的态度,在去年四五月份火热的氛围中,在很多人预测大盘会到多少多少的时候,他却敏锐地觉察到,国家层面态度已微妙变化。

于是,去年6月12日大盘见顶之后的两天,陆刚果断把手中的股票全部清仓。“我也没想到市场会跌这么猛。”陆刚回忆道,他也没经历过如此惨烈的下跌,幸好他及时清仓,保住了胜利的果实。之后,他虽然也趁低位买入了一些,但仓位不重,也未受什么大损失。由于对市场研究得深和透,他在操作时的成功概率比较高,从来不满仓操作,也不天天想着交易,看准了才上,有风险坚决出局。正是这份底气,至今,他的账户本金还盈利百分之四十。

“市场永远走在我们的前面,谁也无法准确预知什么。要做的,就是控制风险,掌握技术。”对于自己的投资心得,陆刚这样说道。他认为,在市场中要争取做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懂一些必要的金融知识和炒股技术,能看得懂大概走向。同时,他还告诫一些股民,千万不要把炒股当成一夜暴富的工具,也不要把家庭大部分钱都投入股市。

(嘉瑛文/摄)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