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亩小麦几近绝收 种植大户疑为假农药所致
镇江农委:三种农药送检,两种合格一种结果待出
时下,正值夏收时节,本应享受丰收喜悦的种植大户段石磊却欲哭无泪。小段说,因疑受“炔草酯”等伪劣农药的坑害,导致自己300余亩小麦绝收,200余亩小麦减产,经济损失高达20余万元!但13日记者辗转联系丹徒、镇江农委等部门,得知在送检的涉案三种农药中,目前两种农药已经“清白”无质量问题,而还有一种农药检测结果未出。
13日,在练湖5队承包农田的种粮大户段石磊向记者反映,夏收之际,他发现田里的小麦麦穗大部分不是枯黄死亡,就是干瘪瘪的,而即使结的麦穗用手一搓,几乎全都是空壳,原先计划丰收的粮食,现在竟然颗粒无收,他怀疑很可能是自己买到了假农药所致。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开发区练湖5队,看到别人承包的小麦已经收割完毕,而在段石磊承包的麦田内,则是一片荒芜景象。小段的麦田里,除了长着一片枯黄的麦子,还长了不少杂草。记者随手将几株小麦的麦穗摘了下来,用手搓了一下,看到里面竟大都是空的。他又从旁边别人麦田里捡过来一株收割后留下的麦穗,用手一搓,一个个饱满的麦粒清晰可见。
面对这一痛苦场景,小段怀疑造成自己种植的小麦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他几个月前从丹徒三山某农化配送中心购买的几种农药。
“这种药是用来除草的,打药前小麦都好好的,就是打药后开始出现意外情况,这些药一共花了一万多元钱。”小段告诉记者,当时在店主的建议下,他共购买了“炔草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消抗剂+增效剂”等三种农药,其中“消抗剂+增效剂”属于赠品。
在田埂边,小段告诉记者,大概在3月下旬,他使用这些农药(除草剂)对小麦进行了除草。喷洒农药一星期后,他突然发现小麦叶子开始发黄,接下来的几天,小麦大面积枯死。
事情发生后,小段当即找过卖药给他的店家。4月17日,店家带着丹徒某农业专家到现场查看,并初步得出结论:病毒性土壤感染。”小段说,第二天,他又拨打12345市政府热线,并得到回复,告知他专家已经到现场进行过勘察。而我市农委初步得出的结论是:管理不到位,苗情较差,用药较迟以及用药剂量偏高。
看过这些结论后,小段很是不解:打药打迟了,也不会颗粒无收啊?再说,药剂量也是按照店家要求喷洒的,这肯定是药的问题。”不过,记者采访时注意到,小段当初购买的一款农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正面的图标为小麦,而背面的使用农作物对象却是“玉米田”。
小段说,由于丹徒和我市农委部门所得出的结论不同,随后,小段又找过我市农委信访办、植保站、镇江农委等多部门,但均无明确结果。
13日下午,记者联系了丹徒农委,该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已将检测等相关结果上报给了镇江市农委,并初步认为小段种植的小麦出现问题是因为生了“梭条花叶病”。但该负责人同时强调,农业事故属地管理,这还需要丹阳农委提请有资质机构来认证。
随后,记者又联系了镇江农委农林执法支队,该队一名工作人员联系在外出差的支队负责人后告诉记者,涉案的三种农药,目前“炔草酯”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检测结果已经出来,结果没有问题;但“消抗剂+增效剂”的鉴定结果还没有出来。故此,就这一事故,目前还没有办法下结论。同样,至于小麦是不是“梭条花叶病”,同样需要丹阳农委来进行鉴定、认证。
面对这样的结果,小段表示很郁闷:“这样的结果我肯定接受不了,我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如果解决不了,我还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