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传三代,温馨一家人

核心提示: 在丹阳,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工作行孝两不误,妻子一肩三挑只为家,在平凡的生活中,在这个幸福流淌的家庭,20多年来,每一天都演绎着尊老爱小的优美乐章,诠释着“最美家庭”的温暖内涵。前不久,这一家被镇江市、丹阳市妇联分别评为“最美家庭”。

孝心传三代,温馨一家人

朱国平、陈玉萍夫妇25年建立“最美家庭”    

  在丹阳,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工作行孝两不误,妻子一肩三挑只为家,在平凡的生活中,在这个幸福流淌的家庭,20多年来,每一天都演绎着尊老爱小的优美乐章,诠释着“最美家庭”的温暖内涵。前不久,这一家被镇江市、丹阳市妇联分别评为“最美家庭”。

朱国平和妻子陈玉萍,今年均53岁,朱国平是丹阳园林工程公司一名普通的绿化工人,陈玉萍是下岗工人,现经营家庭旅馆。

尽管夫妻俩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但他们工作家庭两不误,克服重重困难,精心照顾老人,抚养教育晚辈。

丈夫:工作行孝两不误

作为绿化养护一线工人,朱国平的日子十分忙碌,他负责城区行道树修剪及绿化苗圃的管养,日子本来忙得够呛,但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家庭两不误,精心照顾老人,抚养教育晚辈。这样的事坚持做一年两年也许不算什么,可他已经做了整整25年。

朱国平的父亲朱锁珠,先后患过心肌梗塞、贲门癌等大病,每次住院治疗,他和妻子陈玉萍床前床后忙个不停,给予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关怀,一次又一次使父亲化险为夷。2014年8月,朱锁珠老人又因胆结石在镇江医院治疗开刀。术后,尽管医院有护工,但朱国平仍放不下父亲,每天下班坚持赶到镇江,和护工一起给父亲擦洗身子、解决大小便等问题,次日早上再乘车从镇江赶回单位上班,直至父亲病愈回家。

家住丹阳市云阳街道南门外大街的朱国平,是个四世同堂家庭,父母均已年过八旬,全家7口人至今在一个屋檐下同吃同住,和谐生活。25年来,朱国平不仅是模范丈夫,更是单位勤奋敬业的先进榜样。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多次被丹阳和镇江市城管局评为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丹阳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妻子:一肩三挑只为家

朱国平的妻子陈玉萍,12年前下岗后,在人生的又一次抉择中,陈玉萍选择了坚强面对,选择了乐观向上。她不等不靠,自强自立,创办了家庭旅馆。

平时,陈玉萍一肩三挑:经营旅馆,伺候公婆,教育晚辈。她整天忙得连轴转,可是她每天倾心倾力安排老人生活,老人牙口不好,喜欢吃一些软的食物,她忙里抽闲、隔三差五给老人包馄饨;晚上客人入住旅馆,她生怕声响吵醒老人,便和颜悦色同客人讲情况打招呼;过年过节,她总是请来朱国平兄弟姐妹全家团圆,让老人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每天早上5点不到,陈玉萍就早早做好早饭,帮公婆起床,梳洗,洗衣。天气好的时候,她会陪公婆散散步,说说话。为了照顾好公婆,这些年,陈玉萍几乎没有出过一次远门,没在外住过一个晚上。她说,这么多年,我已经掌握了公公婆婆的生活习惯,如果让别人来照顾,我还真不放心。”四世同堂在同一屋檐下生活,难免出现观念不同、生活代沟,朱国平夫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与儿子儿媳沟通,化解矛盾。如今儿媳外出旅游或工作出差总忘不了为爷爷奶奶带点礼品和美食。

长辈:子女孝顺就是福

近几年来,城市快捷酒店迅速发展,竞争激烈,朱国平家庭旅馆生意仅能维持日常运行,到了淡季甚至入不敷出、亏本经营,而朱国平的父母以前又是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无退休工资和养老看病保障,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朱国平夫妇对老人的孝心。朱国平夫妇每隔两、三年才买套过年的新衣服,却每年给两位老人添置;朱国平平时不抽烟但喜欢吃零食,却改掉习惯每天为父母买水果和零食。

行动是最好的榜样。在朱国平夫妇的影响下,朱国平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也都十分孝顺父母,抢着送水果、送鸡汤、送牛奶,头疼脑热围在床边问寒问暖,父母在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欢声笑语,安享晚年。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在朱国平夫妇俩的悉心照顾下,父亲朱锁珠身体日益渐好,他终于能站起来了,会迈步子了,说话顺畅些了……去年朱国平的父母喜添了重孙,身体愈发硬朗,整天乐呵呵。现在,老父亲还扔掉拐杖,经常骑车逛逛街道,看看丹阳风景。

“在我心里,我儿媳一直是全村最好的儿媳,能干、孝顺。大家都说我福气好。”朱国平父母逢人便夸,我赶上了好时代,养育了好儿女,传承了好家风,非常满足,十分幸福。”

韦志华 陈晓玲 文/摄

责任编辑:姜耶妮
相关阅读: 朱国平 陈玉萍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