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窦庄年近九旬的老太太(后文简称窦庄老太)领了6年的低保突然被取消,原因是孙子有钱,当律师的长孙替奶奶起诉讨说法,丹阳法院一审驳回诉求。在4月28日的镇江中院二审中,双方就丹阳市民政局作出的低保待遇停发通知是否合法展开激辩。5月31日,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就此案作出终审判决,取消老太低保“事实基本清楚”,但丹阳民政局作出的停发通知违法。
低保是国家为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实施的一种必要救助措施,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窦庄老太的3个孙子有赡养义务和负担能力,其中,长孙去年的税后年收入约为60万元,他们应当给付的赡养费远超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故窦庄老太不符合镇江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丹阳市民政局作出取消窦庄老太最低生活保障的决定,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作出该行政行为的程序轻微违法。
那么,丹阳民政局的错在何处?《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规定,行政执法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应当载明的事项中包含“适用的法律规范”“救济的途径和期限”,然而,丹阳民政局作出的《丹阳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停发通知书》(以下简称停发通知)上,未载明这2项内容,违反了上述规定。
镇江中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丹阳民政局作出停发通知的行政行为程序不当,应予纠正,窦庄老太要求确认丹阳民政局作出的行政行为违法,应予支持,但不应撤销该行政行为。理由是,“遗漏的上述事项并未对上诉人行使救济权利产生实际影响”“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
依照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最终,镇江中院判决,撤销丹阳市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判决,确认丹阳市民政局作出的停发通知违法。(本网综合报道)
相关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