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老人通过本报表达感谢

核心提示: 前天,记者的手机被一个熟悉的号码拨通,透析老人吴苏君的声音再次从听筒传来。而这次与采访时不同的是,吴苏君老人满含着感激向记者讲述了好心人捐款不留姓名的故事。

好心人送钱不留姓名

透析老人通过本报表达感谢

本报讯 前天,记者的手机被一个熟悉的号码拨通,透析老人吴苏君的声音再次从听筒传来。而这次与采访时不同的是,吴苏君老人满含着感激向记者讲述了好心人捐款不留姓名的故事。

原来,5月12日本报大爱丹阳版面以《透析续命路何以为继?六旬尿毒症老人仍需下田谋生》为题刊登了吴苏君的故事后,热心读者就辗转与他取得了联系。

“好心人打来电话,跟我要了银行卡号,没过多久就打来了500元,真是太感谢了。”吴苏君说:可是不论我怎么问,他都不透露自己的姓名,没等我表示感谢就匆匆挂了电话。”于是吴苏君老人便联系上了记者,想通过登报的方式来表示感谢。“我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感谢,想来想去,只能通过登报这种方式了。希望好心人能看见,谢谢你!”根据吴苏君老人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辨认出了这位好心人就是经常为受难家庭捐款的薛先生。薛先生一直关心着本报报道的受难家庭,并经常慷慨解囊。但由于薛先生为人低调,平时捐款也都是简单询问被报道人的联系方式及即时概况,并不愿意多谈自己的相关信息。“我就是个普通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能尽一份心就尽一份心,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这句话几乎成了薛先生对于记者追问的一贯答复。

吴苏君老人由于长期患有糖尿病于去年12月查出病情恶化,转成尿毒症,需一个星期进行三次血液透析。由于吴苏君老人以种田为生,家境贫寒,透析的钱成了家中的巨大负担。“一次透析要300多元,一周就要1000多元,这样的病哪里治得起。一个礼拜前,我本来想省下一次透析的钱,周四就没去做透析,结果到了周五,身体哪里都不舒服,头晕得实在受不了。坚持不住了就赶紧去医院,结果只能在医院住了8天。”吴苏君说,由于实在负担不起沉重的医药费,他一感觉自己的身体稍有好转便出院了。“这次住院花了7000多元,全是拼拼凑凑借来的,真是不该省那个透析钱,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筹钱治病吧。”吴苏君沉重地说道。(刘伟)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