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世界无烟日”—— 公共场所禁烟为何这么难?

核心提示: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记者走访发现,尽管我市许多地方张贴着禁止吸烟的标志,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进行规范,但在一些公共场所,禁烟标志却是形同虚设,仍有不少市民在吸烟。

本报讯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记者走访发现,尽管我市许多地方张贴着禁止吸烟的标志,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进行规范,但在一些公共场所,禁烟标志却是形同虚设,仍有不少市民在吸烟。

29日上午,记者走访发现,虽然许多医院、车站、超市等公共场所的显眼位置贴有禁烟标识,但吸烟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餐馆、广场等地相对更严重些。当日上午10时,记者首先来到高铁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候车室内没有可以吸烟的地方,在候车室外的广场上,为乘客设置了两个吸烟点。带有讽刺意味的是,在高铁站卫生间内,两名旅客正在抽着烟,他们身后便是“禁止吸烟”的告示牌。而让记者大感意外的是,广场上那两个所谓的吸烟点摆设的烟灰缸内并没有几个烟头,倒是在其附近的路面上零零散散地躺着不少扎眼的烟头。记者眼见一位旅客在吸烟点抽完烟后将烟头踩灭在地上,拂袖而去。

随后,记者来到新民路上一家网吧,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烟味。记者看到,网吧的墙上也张贴着禁止吸烟的标牌,标牌已经被烟雾熏黄,这显然成了一种摆设。而在每一台电脑前,很多上网者都在一边上网一边抽烟,地上满是烟灰和烟头。记者在该网吧停留了不到十分钟,出来时,身上却沾满了烟味。此外,据记者走访,一些餐馆更是成了吸烟重灾区。

中午时分,在万善路一家餐馆内,记者看到多位顾客正在一边喝酒一边吸烟,里面弥漫着浓浓的烟雾。“我现在怀孕6个多月了,经常遭遇‘二手烟’。”正在旁边一桌吃饭的孕妇李霄岚一边吃饭一边不时地用手扇风,她告诉记者,由于怀孕,她对公共场所吸烟现象比较敏感。现在她发现,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的公共场所,如医院、餐馆、公交车站、市民广场等地,都能看到不少吸烟者。“我一闻到烟味就恶心,还总担心‘被动’吸烟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采访中,谈到“世界无烟日”,无论是烟民还是从不吸烟的市民,对于“无烟日”都知之甚少。其中也有不少市民建议,公共场所禁烟关键在于提高市民的自觉性,同时也需要社会加强监督,相关部门更要出台一定的处罚制度,这样“禁烟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世界无烟日”才不至于形同虚设。

市文明办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吸烟本身是个人行为,但如果在公共场所吸烟,就会殃及其他没有抽烟的人,这不仅是不文明行为,而且还会对他人健康带来影响。针对公共场所吸烟的问题,前几年国家就出台了禁止吸烟的相关规定。作为公共场所,有关单位也应严格按照此规定执行,同时宣传教育,呼吁每一名市民积极参与创建无烟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王国禹)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