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织“牛大衣”

核心提示: 时过境迁,师生同织“牛大衣”的事已过去五十八年,编织“牛大衣”的学生们也都早已成为“爷爷、奶奶”的白发老人了,但当年师生们学习劳动两不误,乐为灾区献爱心的举措,却难以忘怀。

一九五八年我在陵口新农大队王家完小任教。暑假后,经公社党委和县文教局的批准,陵口东半片的煦庄、胡良、庙段、张巷、奔沟五所完小的高年级学生全部拆拼到王家小学,时称“共产主义学校”,师生一律食宿在校,食堂事务长、炊事员、男女生宿舍的管理均由各大队从生产队抽调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社员担任,学生的口粮、食堂烧草也由各生产队定期送往学校,师生们团结和谐,校风严谨,校园里生机勃勃。

一天晚自习课时间,蒋春华校长通知全体高年级班师生开会,贯彻白天公社党委的紧急会议精神。时值北方严寒季节,强寒流袭来严重威胁着耕牛安全过冬,上级政府部署,气象预测,受灾地区的寒潮强度和持续时间将大大超过往年。“牛是农家宝,种田不可少”,上级领导指示各地,尤其是苏南地区,要千方百计无偿支援帮助灾区人民的耕牛安全过冬。会上蒋春华校长下达了全体高年级班师生突击赶织御寒“牛大衣”的紧急任务,技术上由各生产队派出两位有编织农用草帘经验的老农作具体指导。牛大衣”材料由各生产队选送优质稻草。时间就是命令,学校讨论后,决定两个高年级班学生的晚自习在赶织“牛大衣”期间分单日和双日轮流进行,因为两个班的人数都在四十多个,坚持每天保证有一个班开夜工编织“牛大衣”。说干就干,当天动员会议结束后,编织“牛大衣”的准备工作就在老农手把手的悉心帮教下有序展开。首先由年龄较大的男生学搓麻绳,其他学生跟着老农“湿草”、敲草”。“湿草”就是把小捆稻草根部朝上靠墙壁一字排开,从根部向下均匀地洒上适量的水,并将湿润的稻草放在石头上用木榔头轻轻地敲打,当湿草呈现绒丝形柔软手感时,就可以在钉有毛竹夹片的长凳上开始编织了。编织时要注意细麻绳上下交叉不能拉得过紧或过松,过紧”易使“草衣”断筋、断联,过松”会出现“草衣”缝隙,保证不了“草衣”的厚度,就达不到给耕牛御寒的效果。在初步掌握编织要领后,两个高年级班学生当天就编织了一百多件,经老农逐一验收后有七十多件符合质量要求。初战告捷,师生们编织“牛大衣”的信心倍增。第二天开始,两个班正式开始按单日和双日进行劳作,“一回生二回熟”,往后的每个夜工,均能编织一百多件,每天编织的“牛大衣”在验收合格后,由专人打捆,第二天上午用手推车送往陵口火车站集中装上专列运往受灾地区。熟能生巧”一点不假,编织的速度越来越快,质量也越来越好,老农验收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师生们从开始的几十件到一百多件,后来每个夜工可完成二百多件。在开夜工“织衣”的日子里,师生们虽然冷一点、累一点,但能为寒灾地区的耕牛安全过冬出点力,心里还是热乎乎的。公社里下达的二千件“牛大衣”任务,我们十天内就超额完成了,受到了公社党委的好评,特别是在听到蹲点于新农大队的公社党委副书记路青松的亲口表扬时,师生们都忘记了手上的血泡,高兴地拍起手来。

时过境迁,师生同织“牛大衣”的事已过去五十八年,编织“牛大衣”的学生们也都早已成为“爷爷、奶奶”的白发老人了,但当年师生们学习劳动两不误,乐为灾区献爱心的举措,却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