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打车软件,谨防信息泄露

核心提示: 时下,打车软件因其快捷、便利而大受市民欢迎。然而,在这背后也显现出不少安全问题,尤其是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本报讯    时下,打车软件因其快捷、便利而大受市民欢迎。然而,在这背后也显现出不少安全问题,尤其是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日前,我市警方提醒市民,打车软件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市民使用时一定要警惕。

据警方介绍,近年来,在厦门、重庆等城市就发生了使用打车软件后,电话号码被泄露因而带来麻烦的案例。个中原因,主要是由于打车软件存在两方面安全隐患。一是打车软件的支付方式有被盗取个人信息的隐患。“快的打车”的支付方式是支付宝,滴滴打车”的支付方式是微信支付。无论是用微信还是支付宝支付,往往要求乘客填写银行卡号、密码、手机号甚至打车地点等个人信息。一旦信息泄露,乘客的财产或人身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二是使用打车软件存在乘客和司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乘客和司机下载软件时需要使用手机号码注册,司机还需要提供相关证件。用户在下载打车软件时会被提示,同时会读取手机的通讯录及相关信息。如果缺乏监管,乘客和司机的私人信息有可能被泄露或被倒卖。

为此,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警方提醒市民,手机在绑定支付功能后,一旦丢失,就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因此,当用户发现手机丢失后,应该马上更换手机卡。而在密码设置方面,建议设置开机密码、网上登录密码和交易支付密码,设置安全系数较高的数字,最好不要使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生日、电话号码等。(王国禹 公轩)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