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理财平台”接连曝出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案频发、涉案金额大、参与人数多,已成为非法集资的新特点。
非法集资虽披各式“马甲”,但万变不离其宗:即承诺高额回报、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虚假宣传造势等,让投资者一步步落入陷阱。投资者大多都是被“高回报”所吸引,这些所谓的理财产品承诺年收益率一般都在10%到30%之间,有的甚至高达数倍,极具诱惑性。部分中老年人群容易受骗,带着侥幸心理投入:犯罪团伙实施作案的目标群体多为离退休人员、家庭主妇、农村中老年人等群体。他们打着融资的幌子,大搞宣传推介会,进行欺诈。现阶段犯罪团伙往往不说年收益,而是渐渐向投入少、看似回报低的方向发展,增加了迷惑性。不过,也有一些老人带着侥幸甚至赌博心态参与其中,虽然感觉有可能是骗局,但认为能赶在该公司资金链断裂前全身而退,然而终究还是上当受骗。
你惦记人家的高息,人家想吃掉你的本金。由于受害者涉及面广,在造成投资人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会危害金融体系的安全。多数非法集资犯罪案件破获前赃款已被挥霍一空或去向不明,许多受害人也难以收回被骗资金。
为此,公安部门提示广大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全面了解产品信息,避免落入非法集资陷阱,并可参考以下提示:一是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二是通过查询工商、税务等相关资料,看主体身份是否真实;三是遇到推销所谓即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可通过政府网站查阅是否已经批准发行等;四是通过媒体和互联网,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五是对亲朋好友推荐的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要审慎决策,防止自己成为“下线”;六是相信经济规律,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利润率只在10%~20%之间。
(张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