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艺术团撑起大舞台
团员在练习
本报讯 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不少娱乐传播志愿者和自发的民间艺术团队,如今几乎每个社区都有自发组织的艺术团队。
其中,开发区华甸金凤凰艺术团,便是这样一个自发组织的民间艺术团队,并且还是包含戏剧、舞蹈、乐器、语言类等8个小分队的大型艺术团队。他们的节目贴近生活,节目类型十分丰富,不管你需要舞蹈、还是小品去表演,他们团里都有,深得市民欢迎。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开发区华甸社区活动室,十多位团员正在排练锡剧,个个全神贯注,以至于记者从他们身边走过,都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专注的练习。
活动室一角的玻璃柜里摆满了奖杯,其中好几个还是“金奖”。
“我们的团员个个很认真,虽然是业余的,但他们很努力。”金凤凰艺术团团长周洪顺自豪地说,他们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团队,大部分是退休人员,也有小朋友跟着爷爷、奶奶一起来学弟子规的,所以说各个年龄的都有。
“我们这个团队发展到现在不容易啊,一开始只有8个人。”已经65岁的周洪顺介绍,金凤凰艺术团是2008年成立的,成立之初这个团队只有8个人。但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团员已经壮大到近百人,最小的团员只有7、8岁,年纪最大的已经75岁高龄了,六七十岁的比较多。”据介绍,华甸金凤凰艺术团每年都去一些敬老院举办公益演出,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经常送文艺下乡、下基层。华甸金凤凰艺术团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为“丹阳市优秀业余团队”,并多次前往上海、南京等地进行表演。他们所排演的《天上人间共和谐》和《红色记忆》两个节目,被世界华人文化艺术联合会评定为“金奖”。2015年11月走出国门,前往韩国进行中韩老年人文化交流活动,为中韩人民的友谊发展作出贡献。
周洪顺说,别看他们是个业余的艺术团,但演出的节目接地气,深受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它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婆婆也是妈》这个节目,每年演出都在10场次以上。“我们是本土艺术团,就要发挥本土的优势。”今年68岁的金凤凰艺术团艺术总监蒋义成告诉记者,《婆婆也是妈》这个节目,是用丹阳话演出的,讲述的是如何处理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是天敌”,这个节目结合了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再用丹阳土话演绎出来,这样就更加具有节目效果和教育意义了。
“这个艺术团的演出积极性很高,成员们不图名利,活跃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是我们开发区响当当的艺术团。”采访中,开发区社会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全能型”的团队,十八般武艺”样样拿得出手,各个喜庆节日需要的唱歌、舞蹈、小品、舞龙、秧歌等节目演出,他们都能满足,他们也是我们拿的出手的艺术团,经常代表我们出去演出。
(王国禹杜晓慧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