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人家小区,单元门上张贴的一张告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笔者是一位一年级小朋友,主要内容是希望楼上住户勿再高空抛洒。虽然写法充满童趣,但大家在看时也难免会引发许多共鸣。的确,在各个小区里,类似事件或是其他一些起因引起的邻里纠纷时有发生,使得邻里温情渐渐变得淡漠。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间见面打个招呼,遇事托上一把,往往能传递一丝浓浓的暖意,更能够成为增进社区安全的“助推器”。那么,究竟该如何在矛盾发生时既文明又有效地维护好邻里情呢?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不少小区物业以及居委会对此分享了一些经验。
起因一:高空抛物
“楼上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您好!我是住101的一年级小朋友,这一年来妈妈辛苦洗干净的衣服和床单上总会沾上一些特别的东西:黄色的泥土、黑色的拖地水……我的衣服已经很美丽,用不着再添加色彩!谢谢!祝您生活幸福愉快!”这就是整张告示的全部内容。虽然写法稚嫩,但却很直观地反映出了现在小区存在的高空抛洒不文明现象。
生活中,这绝非个别现象,相信不少居民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从天而降的垃圾、杂物,除了会影响到楼下居民的正常生活,也给路人以及小区保洁员增添了麻烦。如果不慎发生砸到行人的情况,邻里纠纷瞬间还会变得尖锐化。这些问题尤其在没有专业物管的老住宅区显得非常突出,脾气好的,忍气吞声。脾气火爆,难免导致邻里不睦,势同水火。
分析:要解决高空抛洒问题,最主要只能靠自我约束,同时管理部门加强宣传力度,提醒居民注意。不过,加大“无伤”型高空抛物处罚力度也非常有必要。眼下根据规定,只有当高空抛物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物损失具备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才可能涉及到犯罪和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而对于“无伤”型高空抛物,目前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没有明确规定该如何处罚,处罚力度过轻显然不利于遏制高空抛物。
起因二:噪音扰邻
唱歌、装修、打麻将……这些都是小区里常见的噪音源,因此而产生的邻里纠纷一般发生在午间或深夜时分。扰人清梦确实让许多住户感到愤怒,在自家屋子里制造噪声,其实也是对整体环境的一种污染。处理不好,对邻居造成侵害,依据相关法律条规,一样可以追究责任。
两个月前,陈先生和妻子结婚后搬进了恒大名都小区,享受了一个半月的安逸日子后,最近因为楼上住户装修,他们小两口的生活也过得不安宁。“我上楼一打听,才知道业主自己就是做装修的,加上儿子年底就要结婚,所以起早贪黑地赶工。”陈先生说,装修从每天早晨6点多就开始,中午休息时间也不间断,直到晚上7点才彻底结束。噪音难忍不说,房屋各处还会经常性地抖动,陈先生和妻子都不堪其扰。陈先生也与楼上住户交涉过几次,每次对方都是接连地道歉,并表示一定注意尽量减少噪音,但装修还要持续一个月左右。对此,陈先生也感到为难,毕竟搬新家装修是避免不了的,但怎样做才能既不伤和气又能把问题解决呢?分析:噪音污染也是破坏公共空间的表现之一。当然家装不可能不产生噪声,因此,家装当事人要尽量避免过度地由此干扰邻里的正常生活。按有关规定,家装只能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内进行,上班前和下班后必须停止家装。因此,作为当事人应该在装修之前就排出装修工期,尽量把有噪音的工程安排在上班时间集中完成;其次,当事人应该提前较长时间告知邻居装修事宜,特别是装修工期,这样就可以保证邻居们提前安排其生活作息时间。与此同时,物业管理部门也有责任协助家装当事人合理安排工期,帮助减少噪音污染。
起因三:宠物放养
在居民小区内养宠物,常见的问题有这么一些:吠声扰民、粪便污染环境、宠物咬人。随着城市居民居住密集化,养宠物已经不单纯是自家的事。宠物主人在享受喂养宠物乐趣的同时,也要承担因宠物行为导致的后果。
住在普善人家的刘女士就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
她说,她所住楼栋的2楼住户饲养了一只巨型犬,如果只是把狗圈养在家里,或是偶尔牵出来溜达,这都不碍事,但狗主人却偏偏经常性地将狗放在露天平台上。犬吠声扰民是小事,过道行人受惊吓却是大事。“露天阳台就在楼道过道的右上方,每次有人经过时,狗听见动静便会探出头,然后朝着下方的行人狂吠。”刘女士说,时间长了即使习惯有了心理准备,但依旧会受惊,尤其是老人和孩子。除此之外,主人带狗外出溜达时,经常会任由狗狗随地排便,小区尤其是草坪上,经常能发现宠物的粪便,一方面增加了清洁工人的负担,家长带着孩子散步时,不小心也容易踩到。但大家同住一小区,又不好过分指责,应该怎么巧妙地解决呢?分析:很多人从饲养宠物的过程中得到很多乐趣,但小区业主们也必须知道对公共权利和公共环境的尊重和维护是新型社区最基本的礼仪素质要求。因此,宠物主人要自觉清除宠物的粪便,而不能等到其他人上门劝说才予配合。其次,物业或是社区居委会,应该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甚至发放一些清污工具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妨请一些有宠物的社区礼仪标兵也加入到宣传的行列中,请他们在与其他宠物主人交谈中介绍清除粪便的工具、方法等,这样就可以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提高宠物主人的礼仪修养,避免出现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起因四:停车占道
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很多住宅小区内,因为停车位紧张,一些没有车位的车主便习惯性地把车子停在公共活动区域上,挡住了行人的道,自然也就容易发生口角。也有些车主干脆占用他人的车位,偶尔借用也就罢了,如果过于反复,势必会引起冲突。一些脾气暴躁的车主,更会因此给车位安装地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此举很可能会将矛盾进一步扩大。
家住锦尚名都的张先生,今年好不容易在自家楼下租到了一个露天车位,但最近他在中午回到家时,发现车位竟经常性地被他人的车辆占去。“每次占用的都是同一辆车,经常是中午停在此处,待我下午上班时,车子已经开走了,应该是某位邻居没有车位或是车位在较远的地方,为了省一时之便暂时将车停在了我的车位上。”张先生对记者说,目前他还没有与对方计较,因为正好有一位熟识的邻居,中午时车位空着,打了招呼后,就把自己的车子停在了邻居的车位上。但此举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张先生现在感到既恼火又为难。
分析:要妥善处理好这样的尴尬和不文明现象,应借助合适的渠道,与对方间接沟通。比如邻居家很有可能不一定知道车位已经被张先生租下的事实,因此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先写一张纸条说明车位有主的事实,希望对方配合让出车位,以后不要再占。然后把这张纸条夹在对方雨刮器下。如果经过这样,对方仍不予理睬,则应该通过物业,对该车主进行劝说。当然如果正好与对方碰上,则不妨直接说明。
但不管如何,不能忘记使用礼仪用语,其次抱着友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效果会更好。同样道理,小区汽车停位不规范问题也应该由物业通过宣传和教育,甚至包括设专人引导的方式,教育小区居民规范停车。
起因五:杂物堵道
居民楼的走廊也是公共环境,但有些住户在门口的过道里堆放了不少杂物,挤占了通道,也因此伤了邻里情。
家住凤凰国际的马先生对此就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因开发商设计原因,虽然他家与邻居家的大门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却彼此紧挨着,如果一方的大门完全敞开,另一方的大门则无法打开。这也导致了两户人家之间的公共通道非常狭小。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先生家的邻居却依然每天都将垃圾随意扔在门外,以致马先生每天出门第一眼见到的必是几大袋子的垃圾,心情着实郁闷。“其实楼下就有垃圾箱,而且是电梯直达,但邻居就是不愿意多花这几分钟的时间。”马先生为此也与邻居交流过多次,但对方都仅是敷衍式的答应下次不会再犯,无奈下,马先生只好在下楼扔垃圾的同时也顺道将邻居家的垃圾带走。
分析:公共空间的尊重是新型小区居民最基本的礼仪规范要求。同时,住在新型小区的居民也应该意识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再使用已经从家中清理出来的杂物的概率越来越低,而且,把杂物堆放在过道中极影响视觉效果,妨碍通行,也会影响对本人的各种社会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