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汇款的陌生电话,千万别信!

电信诈骗近期抬头 警方提醒加强防范

核心提示: 近期,我市以及周边县市接连发生数起电信诈骗案,多位市民轻信骗子的谎言,将钱汇到了骗子的账户上。警方提醒,近期电信诈骗呈现抬头趋势,市民应谨慎防范。

QQ截图20160506092807

本报讯  近期,我市以及周边县市接连发生数起电信诈骗案,多位市民轻信骗子的谎言,将钱汇到了骗子的账户上。警方提醒,近期电信诈骗呈现抬头趋势,市民应谨慎防范。

4月中旬,受害人许某接到自称是市车管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要退还车辆购置税,许某便按对方提示在农业银行ATM机上进行操作,后发现农行卡上的5000元人民币被对方转走。4月下旬,家住开发区的冷女士接到电话,对方以其个人信用卡出现异常问题为名,引诱她按对方授意的操作步骤进行转账,骗走1万余元。

据警方介绍,近期,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网络、电话等通讯工具进行诈骗的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冒充公安型、买车退税型、协助贷款型、帮助理财型以及冒充银行型这几种,以引起广大市民警戒。今年以来,为避免群众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市公安机关还专门印制了数万张“谨防电信诈骗”宣传挂图广泛张贴,在媒体刊登、播放公益广告,揭露各种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骗术。可是尽管如此,一些群众仍然放松警惕,疏于防范,有的甚至已经看到或听到警方的宣传内容,接到了提示预防电信诈骗短信,仍轻信谎言,上当受骗。

警方表示,近期将会利用多种形式强势打击电信诈骗,但同时希望广大市民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识骗、防骗能力。

特别是中、老年易被诈骗的群体,更要加强防范。识别能力强的群众,也应通过日常交流,向亲属、朋友、邻居经常灌输预防电信诈骗常识,使犯罪分子不能轻易得逞。同时,警方还提醒,车管所、税务、金融等部门不会索要市民银行账户和密码或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让市民转账;对黏贴在柜员机上“温馨提示”、“银联电话”市民要保持高度警惕;收到任何形式的电话或短信,只要对方以各种名义要你先付款,100%是诈骗。最重要的是,凡是转账、汇款至陌生账户,一定要核实情况后谨慎操作。接到陌生电话或短信,遇到难以确定的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可在第一时间向电信部门或警方联系,让他们帮助你判断是否遇到电信诈骗。(王国禹张斌)

【常见电信诈骗犯罪手段】

电话诈骗犯罪手段: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电话伪造电话号码,拨打事主手机或固定电话,往往以某地公安局110、法院下达传票、电话欠费、亲朋好友出事等为由进行诈骗,诱骗受害人向其指定账户存款。

手机短信诈骗犯罪手段:犯罪分子通过手机发送“银行卡消费短信提示、信用卡欠费、汽车退税”等为主要内容的诈骗短信,并留有咨询电话,事主一旦拨打咨询电话,对方便自称是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要求事主报案,然后提供一个伪造的公安机关报案电话,再拨打过去的时候,对方又以公安民警的身份,告知事主银行卡安全级别过低,可能被人盗用,建议进行升级或加密,当受害人再次拨打咨询电话时,犯罪分子便以保护银行卡安全进行升级、设置防火墙保护、加密等借口,骗事主在ATM机上进行操作,实际是进行转账。

网络诈骗犯罪手段:犯罪分子通过盗用微信号、QQ号甚至视频截图,向其好友进行借钱行骗,或以网络中奖、低价网购和彩票、股票预测、虚假贷款、招聘广告等为诱饵诈骗。

【预防电信诈骗的招数】

1.不贪利,多了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坚决抵制住诱惑,不要贪图便宜,克服“贪利”思想。贷款要通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正当渠道,不能相信网络、电话上的“空中楼阁”;购买高档商品要走正规渠道,天上不会掉馅饼”。

2.不轻信,多调查。不要轻易相信电话、短信以及网络上的内容,骗子可以通过软件任意设置来电,电话上所显示的号码、地址不一定都是可信的;亲戚朋友出事、房主或客户更改账户,要通过其他渠道调查核实后,再做决定,不能轻易相信,更不能轻易汇款。

3.不怕事,多求证。“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自己没有做过,就不要害怕司法机关调查涉嫌犯罪事宜。同时,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办理案件时,会按照规定出示证件、相关法律手续,不会以电话、短信等方式要求转账,更不会提供什么安全账户。

4.不泄密,多问询。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银行账户信息、密码等不要轻易向他人泄露,遇到不熟悉的银行业务,可当面咨询银行网点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