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改变着世界。近年来,我市公安民警在推进“平安丹阳”建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群众爱戴、工作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为公安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陈坚、李国才、马妮娜等人被授予市级劳模称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近年来我市公安业务建设和队伍管理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下面摘录其中几位劳模和先进人物的事迹,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110指挥中心 马妮娜
马妮娜现为市局指挥中心110指挥调度室副主任。她没有出生入死的壮举,没有铿锵豪迈的誓言,也没有显赫的丰功伟绩。
她只是一朵在电话那头默默绽放的警花,朴实无华却又沁人心脾、暖人心扉。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普通而又平凡的工作中,她用9年的时间,实践了一名普通民警对青春和信念的坚守,从一名普通的接警员成长为110指挥调度室业务带头人。通过团队努力她带领指挥调度室先后获得镇江市青年文明号、人民满意110”、“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全国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等荣誉。
她以女警花特有的剑胆琴心,带领着一批批青年警察用热情为丹阳公安谱写出一曲曲警民亲和的华彩乐章。
延陵派出所 薛晓静
薛晓静是一名在户籍警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青春的女民警。“心里想着群众,才能为群众办实事,心里想着群众,才能把群众的事当成最重要的事”,这是她工作中的座右铭。
多年来,她为众多村民解决了户口难题,为群众办理各类户口事项约十万余件,为群众办理二代身份证18000余份,其中上门服务600余次。工作之余,她还主动参加和组织“蒲公英之家”帮扶“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并成为了4个“留守儿童”的“警察妈妈”。她结对帮助的“留守儿童”小涛在老师眼中有了华丽的大变样,不仅比以前乖巧了,学习成绩有了长足的进步。她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繁琐细微的工作,她付出的是辛勤的汗水和爱心,收获的是群众的交口称赞,收获的是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妈妈”。
后巷派出所 洪潮
从警6年来,洪潮和所有警察一样:行走在平凡与崇高之间,把幸福和平安带给千家万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正能量。他先后在4个警务区担任社区民警,每到一个社区,他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社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企事业单位等信息,一半的后巷人都认识这位热心的洪警官。
2016年初,他承担了全局试点后巷派出所勤务指挥室建设工作,他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以接警指挥、情报研判、数据监管、执法管理、勤务管理的“五位一体”实战型勤务体系,有效提升了派出所快速反应能力和合成作战水平,把后巷派出所勤务指挥室打造成了一张闪亮的名片。
和平桥派出所 丁飞
2013年大学毕业后,丁飞选择了穿上警服,成为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他立志要在公安队伍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青年民警,丁飞时常用“奉献不言苦”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把一腔热情都投入到紧张而又繁琐的日常工作中。两年来,他从一名普通大学生迅速成长为单位的办案能手:先后破获各类案件9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00余人,追赃挽损50余万元。高质量地办理了公安部挂牌督办的仲成文、毛中宝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省厅挂牌督办的周建新系列盗窃案,镇江挂牌督办的丹阳市肉联厂聚众斗殴案。
2016年4月,他荣获首届“镇江公安青春警星”荣誉称号。
刑大刑事科学技术室法医 郭良
2006年毕业后,郭良参加了工作,成为市局刑侦大队技术室的一名法医。十年来,他天天面对的不是肢体的损伤,就是一具具冰冷的尸体。在这个很多人不愿干、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特殊岗位上,他却无悔无怨。十年里,他经手的案件中从未出现过一次失误,一次次为大案要案的侦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2013年,他接受了上级公安机关和市局的下达的关于组建DNA实验室的重要任务,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他克服重重困难,查阅大量资料,进行研讨和论证,终于成功的建立了镇江市首家DNA实验室。他用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加入警队时的誓言;他用自己的青春,传递着奋斗拼搏的正能量。
2016年4月,他荣获首届“镇江五四青春警星”荣誉称号。
后巷派出所 周海忠
2004年底,周海忠从部队转业到派出所,成为后巷镇派出所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尽管身在“第二故乡”,从事着纷繁复杂的基层群众工作,但是他并不懈怠,用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起一名社区民警的“丰碑”,他把自己满腔的热情挥洒在所辖的警务区里,将社区成功打造成无发案社区、无吸毒社区、无邪教社区的“三无”社区。
针对后巷外来人员多的特点,他利用乡情优势,创办了“后巷新丹阳人之家”网站,为外来人员提供各类服务和咨询,成为后巷妇孺皆知的“人物”,社区居民都亲切地称呼他“周大哥”。从事社区警务工作11年来,他共上门走访3万余户,获取有价值的破案线索768条,直接协助破案197起,调解各类民事纠纷2216件,帮扶、服务外来人口11427人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用勤勉之心,浇灌出了警民一家亲的和谐之花。
交警大队市区中队 李国才
在交警这个岗位上,李国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十几年如一日地战斗在第一线,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烈日炎炎,即使是饱受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等病痛折磨,他依然坚持站在岗台上,一丝不苟地指挥着来往通行的车辆,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一位违章套牌的车主突然启动车辆,把他顶在引擎盖上,一路狂奔。这时,有一位热心群众主动上前支援,对该车辆进行拦截,甚至用自己的车撞停对方车辆,使李国才趁机从车上摔下,才得以脱险。在冲撞中李国才受了伤,但他在稍作恢复之后,马上又积极投入到了工作中。十几年来,他几乎放弃了全部的休息,对此,他毫无怨言,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哨音就是他的指挥棒,马路就是他的指挥台。他用哨音,在平凡的岗位中奏响了一曲奉献之歌。
经侦大队 孙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孙毅同志在经侦战线取得了优异成绩,屡屡破获大案,先后共计追缴各类经济损失3300万元。
在4·22伪造货币案中,丹阳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孙毅同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连续作战,为侦破此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安部经侦局特对丹阳市公安局破获4·22假币案取得的突出成绩发来表彰贺电。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是一个废寝忘食的忙碌身影。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就少有休息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长期出差也是常有的事。奉献的青春是美好的,孙毅用自己对公安事业的忠诚,用自己奋斗的青春,铸就了牢固的经侦之盾。
2016年4月,他荣获了首届“镇江公安青春警星”荣誉称号。
看守所 陈坚
一道高墙,隔开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在高墙之内,有位老民警,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人人都能改过自新”的精神家园,不知倦怠地演绎着“警囚情未了”。他就是市看守所民警陈坚。多年来,他的真情所至、爱心所及,融化了在押人员心中的坚冰,拯救了在押人员黯淡的灵魂,无私地帮扶着那些家庭困难的在押人员和刑释人员。在工作之余,陈坚还坚持自我完善。他积累了27万字的工作心得,完成了《高墙内的心声》一书。这本书,是全省监管人员出的第一书,成为了全省管教在押人员的范本教材。他还考到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成为全省监狱系统为数不多的持有该证书的管教。
十年来,陈坚始终以军人严谨而端正的姿态行走在高墙之内。他让我们看到,只要有尊重、有爱,再冰冷的地方也有重生的希望。
交警大队车管所 陈春芳
强烈的责任心和突出的工作能力是很多群众对陈春芳的评价;始终勇于追求精品、敢于追求卓越,以一流的服务展现最美风采、赢得群众满意,这是陈春芳对自我的高要求。
从警十二年来,她一直在车管服务这个窗口单位工作,她时刻保持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冲劲、干劲;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用微笑和热情将“公安窗口”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人民群众。
在生活中,她是一个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经常积极参加“爱心义卖”、慈善捐赠”、无偿献血”等社会活动;她还帮扶了一名贫困女学生小周七年,资助其从高中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并引导她走上工作岗位。
她以青年女民警特有的风采和柔情,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