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蛋糕”你敢吃吗?

“私家烘焙”火爆微信朋友圈

核心提示: 没有实体店,产品均出自于自家的厨房,不靠传统的传单、广告等宣传手法,仅仅依靠朋友之间的口口相传和微信朋友圈,这便是近期在微信上大行其道的所谓的“私家烘焙”了。这种“私家烘焙”食品能放心买、放心吃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没有实体店,产品均出自于自家的厨房,不靠传统的传单、广告等宣传手法,仅仅依靠朋友之间的口口相传和微信朋友圈,这便是近期在微信上大行其道的所谓的“私家烘焙”了。这种“私家烘焙”食品能放心买、放心吃吗?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下午茶时间到了!纸杯蛋糕、榴莲千层蛋糕、泡芙都有现货,想要的亲私信下单哦!”今日千层蛋糕已售完,泡芙还剩一份,想吃的亲抓紧哦!”近日有热心读者反映,现不少人在微信上卖起了蛋糕、泡芙等甜品,卫生安全让人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些私家烘焙的卖家中,她们大部分都是年轻女生,经营模式一般是兼职,只有少部分是全职。当被问及为何做私家烘焙时,她们都表示,自己业余时间多,又喜欢制作蛋糕,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自学制作后再进行创新,然后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推荐获得好口碑后就做起了小买卖。在采访中,很多私家烘焙卖家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做烘焙的时候,原料都会选取最好最新鲜的,卫生条件不用担忧,更不会违规操作。随后记者在微信上添加了一个私家烘焙店的店主。只见该名店主每天都会在朋友圈里上传一些蛋糕甜品的图片,并配上相应的价格、数量等文字。图片里的蛋糕甜品看起来造型精美,奶油丰富,有些还嵌有芒果、草莓、榴莲等水果,看上去可口诱人,卖相颇佳,价格相比实体店里的蛋糕甜品,也要更贵一些。当记者问及能否保证蛋糕的卫生时,卖家回答:既然顾客选择在我这里买蛋糕,就是相信我这里的卫生。”记者再问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时,卖家说,哪有什么证呀?买蛋糕的都是朋友,你相信就买,不相信可以不买。”那消费者对此又有何想法呢?作为该家私家烘焙的忠实顾客,杨女士表示自己每隔几天便会向店主购买蛋糕或者其他甜品,在她的宣传带动下,身边的好几个朋友也爱上了这家的蛋糕。“市场上那些蛋糕店的奶油,一吃就腻,相比之下她家的奶油口感更好,也吃不腻。”杨女士说。不过,杨女士也坦言,由于觉得食品安全无法保障,且价格较高,她最近正打算购买材料自己动手做。

“卖家通过微信完成交易后便在家中制作,卫生安全有保障吗?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能维权吗?”针对以上反映的问题,记者咨询了市消委会。消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这些私房蛋糕店没有申领卫生许可证、餐饮许可证,也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又都是卖家在家里操作,在监管、执法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上门查处,卖家很有可能会说是自己做来吃的,那样执法人员也无计可施了。

“由于朋友圈推销不同于电商、实体店等平台,大多缺乏第三方交易担保,消费者利益一旦受到侵害,加之缺乏相关证据,在维权时往往会遇到不小的困难。”对此,消委会工作人员建议,在交易过程中要核实对方姓名、所在地并保存好相关聊天记录、交易记录及卖家的相关信息等。这样既便于买家维护自身权益,又可在必要时提供给相关部门进行维权。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