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也就是今天,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也是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1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全民阅读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社区图书阅览室。

社区阅览室呼唤“新鲜血液”

核心提示: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各个社区陆续开办了图书阅览室,为居民提供免费阅读服务。作为“家门口的图书室”,社区图书阅览室确实方便了居民,但记者走访发现,开办之初受到居民青睐的社区图书阅览室,如今光顾者却寥寥无几,图书被晾在橱窗里少人问津。

IMG_2776

IMG_2775

为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各个社区陆续开办了图书阅览室,为居民提供免费阅读服务。作为“家门口的图书室”,社区图书阅览室确实方便了居民,但记者走访发现,开办之初受到居民青睐的社区图书阅览室,如今光顾者却寥寥无几,图书被晾在橱窗里少人问津。为什么为读者提供了免费阅读的社区图书阅览室缺乏人气?面对这样的尴尬,社区干部和居民都有怎样无奈与心声?记者做了调查。

记者走访——

社区图书阅览室人气不旺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社区图书阅览室,这些图书阅览室大都崭新敞亮,为居民提供免费阅读服务,但令人遗憾的是,图书被整齐地摆放在透明的书柜里,大部分的社区图书阅览室都存在有书无人看的尴尬,图书阅览室变成了“藏书室”。

太阳城社区的图书阅览室位于居委会办公楼的二楼,2011年成立,面积虽然不大,但一应俱全。四个书柜、两台电脑,还配有WIFI,设施齐全,环境也不错。社区负责图书阅览室管理的工作人员拿出一本图书清单告诉记者说,社区搬迁新址以来,图书室增加了藏书量,阅读环境更好了,书柜里的书籍有文学、科技、管理、法律等多种门类,共555册。“图书阅览室刚开设的时候,不少居民定期来看书,图书阅览室热闹了一阵,可后来这里就渐渐冷清下来,图书的流动量很小。”记者看到,书柜中养生、保健、儿童读物、小说等类的书较多,书架上的很多图书还很新,但时下流行的热门书难觅踪影。随后该工作人员拿出专门记录借阅的本子翻看起来,并指着说:2011年书籍的借阅量还是比较多的,之后有是有,但是越来越少了。”不过太阳城社区居委会主任眭云宝告诉记者,虽然前来看书的不是很多,但还是有人来的,所以阅览室每天都有人管理。

凤美新村社区的阅览室是市图书馆在2012年设的分馆,在那里记者也看到这样的场景,数百册图书安静地“立”在书柜里,图书室里阅读者寥寥。在华南新村社区,社区20多平米的读书室,也只有几个人在看书。

原因探究——

新型阅读方式冲击是主因图书更新慢也是问题

那社区阅览室为何会出现少人问津的情况呢?记者随后在与社区工作人员、随机采访的市民以及市文广新局、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交谈后,心里有了答案。

大部分人都觉得新型阅读方式对传统的阅读方式冲击还是很大的,在手机、电脑“横行”的时代,传统的阅读方式就稍微显得有些枯燥无味。

“现在手机、电脑上都可以看书,年轻人爱捧着书看的确实不多。虽然现在社区也有电子阅览室,但年轻人有手机、电脑不会去,有的老年人也不会用,就显得有些尴尬。”不过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阅读虽然也是一种阅读,但与在阅览室里拿一本书、喝一杯茶,安静地坐一下午相比,就显得稍许浮躁了。社区工作人员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不管是之前人多还是现在人少,到社区阅览室来看书或者借阅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有时候爷爷奶奶会带着孩子一起,年轻人都玩手机、电脑,基本上不会来,所以人群就有局限性。”不过也有部分“书迷”表示,社区阅览室是免费开放的,而且可以借阅,确实是方便了不少,但是阅览室的图书更新速度很慢,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完了就不高兴去了。“图书更新速度跟不上,我觉得是图书阅览室冷清的原因之一。”不少社区居民对不愿到社区图书室如是解释。“图书阅览室建在家门口,不用跑图书馆和书店就能看书,对我们来说很方便,可惜就是书太少了。”市民张有龙说,读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特别是我们这些退休老人,从书中吸取精神食粮,不仅可以打发时间,还可以开拓视野、丰富生活,所以我希望社区图书室能够多增添些新鲜图书。”据了解,社区图书阅览室里的图书,基本上是在建成时上级部门一次性投入资金购买的,但接下来图书更新速度非常慢。因为书籍数量有限,又没有及时更新,居民看完了现有的书就没书可看了,所以光顾图书阅览室的人就越来越少。

寻找出路——

多措并举培养读书氛围让阅览室多些“花样”

“提升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营造社区浓厚的文化氛围,是社区图书阅览室和农村书屋开办的初衷。”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阅读方式变得多样化,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因此,在社区里培养良好的读书氛围,是社区图书阅览室的任务之一。“社区要加强与居民沟通,提高社区图书阅览室的利用率,培养居民特别是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同时表示,社区图书阅览室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硬件设施的不足可以想办法改变,但居民读书意识的培养,除了需要社区做好引导工作外,更期待居民的自我养成。“我们现在已经有一支200多人的推广人队伍,他们都是由热心读书的市民组成的,让他们自己用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慢慢去营造读书的氛围。同时,我们每年还评比‘读书明星’、书香家庭’、星级农家书屋’、优秀管理人员’等,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市民们对阅读更加感兴趣。”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一些社区干部建议,为激发居民的读书热情,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将居民吸引到图书阅览室来,例如组织读书讨论会、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等,还可以利用假期,在社区图书室里组织孩子开展读书辅导,以此来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好习惯。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图书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少社区负责人都认为,把传统的纸质图书转变成网络电子版图书,建立起规范的电子阅览途径,是社区图书阅览室聚集人气的重要方向之一。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