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 ”、第2个“江苏全民阅读日”。该节日设立的主旨就是希望人们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并鼓励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 。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读书形式也呈现多元化,手机、世界读书日,你“充电”了吗?
为引导全市人民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将于23日举办第三届“书香丹阳”阅读节。据了解“书香丹阳”阅读节在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为提高我市市民阅读率,近年来,我市于各村、社区开设了农家书屋、阅览室、图书漂流角等场所。
街头随访:你有阅读的习惯吗?
在我市街头,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90后的银行职员小钱表示,阅读对她来说算不上一种习惯。“我在银行工作,平时工作压力不小,很少有静下心来阅读的时间。不过,闲暇时还是会到网上看看最新的一些新闻之类的。”小钱苦笑着说,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本书,那还是上学时候的事情了。”手机店主小徐称,自己的零碎时间大多用于健身和娱乐,阅读虽然有,但大多是朋友推荐了哪一本书才会去看。“记得去年有一本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很畅销,于是我也在网上买了一本回来看,由于内容比较吸引人,几个晚上就看完了。不过之后就没再看过什么书了。”小徐表示,自己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里的UC阅览器,看看新闻,其余时间大多用来刷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老年人大多有看报的习惯,而年轻人的阅读时间却不固定,有的甚至一个月、两个月不看一本书。零碎时间零碎阅读成了年轻人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大家也普遍感言,虽然丹阳是一座小城市,但生活节奏并不慢,不仅如此,由于平时工作忙碌,多数人把闲暇时间空出来陪家人和朋友。
不止于书报“时尚阅读”受追捧
市阅读办相关人员表示,如今,阅读行为不单单指阅读图书,阅读报纸、杂志,通过网络、手机、Ipad、MP4等阅读器阅读新闻、小说,收听广播新闻、评书,收看电视讲座类、新闻类等知识性较强的节目,也是阅读,是“听读”。
调查中,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主要通过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阅读。记者调查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捧书阅读,但利用零碎时间在手机上阅读的人并不在少数。“现在信息化发展如此之快,读书看报感觉成了很久远的事情了。”市民陈先生表示,自己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小时候的读书看报的习惯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改变。“现在大多数资讯从网上就可以轻松得知,孩子提出的难题,网上也可以轻松搜索,阅读未必要再拘泥于书本。”陈先生坦言,与其让大家回归书本,不如拿着手机的时候少玩些游戏,多看看新闻,多看看有益的电子书。“我想,阅读也可以变得时髦起来。只要是用零碎时间给自己‘充充电’,汲取到有益的资讯和知识,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有时候,看手机看累了,拿出一本书来随意翻阅,反而觉得轻松舒适。”
如何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1.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和动力是做成功很多事的首要条件。首先,我们要明白:阅读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它完全是仅凭兴趣选择。只有真正喜欢并且坚持的人才能感受阅读带来的快感,同时,坚持阅读也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一生。
2.养成阅读习惯
早起和睡前的习惯养成并非让你为看几页书,而是因为这段时间是一天当中自己可以利用的一段比较集中的时间。由于体内生物钟可以跟随我们的习惯调节,所以对于白天比较忙碌的人来说,早起和睡前读书的习惯一旦养成,以后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儿。
3.辅助读书工具
借助读书工具,比如:kin鄄dle、电子有声书、读书网店等。
图书网站推荐:多看阅读、搜狐读书、京东阅读等。
4.制定阅读计划
合理制定读书计划会帮你更好的掌握阅读进度。推荐阅读计划:(1)年度计划:每年选择2~3专攻的阅读方向,比如:学习方法类、职场类、心理学类。
(2)每月计划:每月列一张书单,可以电子书和纸质书交替着看。
5.培养专注力
阅读的专注力就是不管何时读书都远离各种干扰。在读书时间段内,计算自己每次被打断分心的次数,持续记录一段时间,潜意识会加强你的注意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