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的变迁

核心提示: 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校教学条件非常差,不是党和政府不关心教育,而是实在没钱。

6 (1)

上世纪六十年代,学校教学条件非常差,不是党和政府不关心教育,而是实在没钱。当时根据“就近上学”、“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村民们讨论决定:把学校迁到村外的一片荒地,每个生产队派村民到窑场上去做砖坯,记工分,再抽调一部分麦草,烧的一窑砖头(两万多块)无偿赠送学校砌教室。在拆除村民赠送学校三间平房的基础上,再加上文教局拨款六百元,改建成八间像样的教室和一间厕所。生产队还动用“公益金”,为学校添置了不少课桌、课凳,使学校的教学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在当时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乡民们都慷慨无私地援助、支持办学事业,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改革开放后,允许学校办工厂,免收税费,学校又把八间校舍扩建成十六间,前后教室中间一个大操场,成了一座比较完整的学校。

老师和学生在村民们这种办学精神的鼓舞下,尽管高年级也还是复式班,且教学任务特别繁重复杂的情况下,老师教学工作却非常认真负责,替学生补课不讲报酬、不讲补课时间,不讲补课次数,总是耐心地为学生补差补缺。学生也非常认真刻苦,在恢复高考后,一大批优秀学生考取了各级各类名牌大学。随着时代的变迁,村小慢慢淡出了村民们的视线。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