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而在我市云阳街道,却有一个唤作满满的宝宝,因为种种原因,连“早产儿”的胎龄都未达到便已急急出世,医生称其属于“晚期流产”,很难存活。但是,一家人的咬牙坚持最终迎来了奇迹——
今年62岁的许国华是满满的爷爷,虽然年纪并不十分大,但许国华却明显要比同龄人苍老许多,黝黑的脸上满是皱纹,头发也白了不少。这几年家里过得并不顺当,我和老伴似乎一下子就老了。”短短一句,其中却包含着对至亲病痛的感同身受以及失去至亲的痛苦折磨,外孙女白血病、双胞孙儿27周早产、失去其中的小孙子、新债旧债接踵而至……一桩桩一件件,都如同刻刀一样在这对六旬夫妇的脸上和心上留下痕迹。
“甜蜜的负担”:儿子大婚
2012年10月,对于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许国华来说,真是无比开心的一段时间,因为儿子许熙终于要和相恋已久的女友石颖结婚了。原本我们并没有打算这么早结婚,因为毕竟年纪也不大,想等着各方面条件更成熟一点再讨论婚嫁,但是长辈们三番五次明里暗里地‘催婚’,我们商量后便决定如了他们的意愿。”许熙和石颖都是孝顺的孩子,看着父母如此期待自己成婚,再加上确信对方就是自己想要的人,于是很快就进入了备婚状态。
为了让儿子能够风风光光地迎娶儿媳妇,许国华和老伴拿出了所有积蓄,并且还问亲戚朋友借了数十万元。“我们家条件有限,没办法像别人家一样在城里为儿子置办新房,所以只能用家里的积蓄和亲戚们借的钱把家里的老房子装修了一下,然后又办了酒席。”许国华说,儿子结婚那天的情形他至今还记得特别清楚,热闹的现场,一家人难得的团圆,真的非常开心。“我们还有个女儿,比许熙大,但是很早就去了浙江打工,后来也在那边成了家。
许熙结婚的时候,女儿女婿也带着外孙女特意赶了回来,所以我们老两口是真的很满足,毕竟年纪大了,这样大家团圆的日子才是我们最期盼的。”虽然外债高筑,但是终于盼来了儿子儿媳尽孝眼前,女儿女婿和外孙女也越来越好,许国华和老伴的眉眼间全是笑意,一点儿也不担忧往后的日子。
“突来的打击”:外孙女患白血病
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上半年的一天,女婿的一通电话打破了家里的平静。电话里女婿说一年级的外孙女在上学时突然流起了鼻血,而且怎么也止不住,人很快就晕了过去,结果送医院检查后说是得了白血病。”接完电话的许国华懵了,记不得如何挂掉了电话,记不得如何辗转乘车,等他真正反应过来时,自己已经站在了外孙女入住的医院,而女儿早已晕厥在旁。
原来,外孙女早前曾出现过长时间低烧,但在卫生院并未查出异样。结果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小外孙女竟在课堂上突发状况,鼻血如注而下,老师急忙拨打了120送医。经抢救检查,外孙女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女儿得知这个消息当即就晕了过去,女婿一边要照看女儿,一边又要为外孙女着急,顿时就没了主心骨。”未作丝毫犹豫,面对医生的询问,许国华恳求院方一定尽全力救治外孙女,至于医药费,家里人即使倾家荡产也会一起想办法。
为了帮助女儿女婿救治外孙女,许国华再度向亲戚开口。“女儿女婿平日里就是打打工的,条件并不好,外孙女得病要治,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所以我们只能想办法为他们凑钱。”许国华说,原本儿子结婚时向亲戚借的钱还没还,如今外孙女生病再开口,自己确实很不好意思,但幸好亲戚们也都倾力相助。而许熙和石颖虽是新婚不久,但两人也尽了一份力。最终,在家人以及所有社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许国华的外孙女熬过了一个个难关,慢慢迎来了恢复期。“看着外孙女通过化疗、吃药病情得到控制,身体也逐渐好转,虽然我们背了债务,但是总算也能松了一口气。”
“过早的新生”:双胞胎孙儿早产
经历了外孙女生病的事情,许国华一家更加珍视亲情和健康,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机会。2015年5月初,许国华告知了父母一个好消息,石颖幸运地怀上了双胞胎。“一开始知道这消息后,我和老伴真的是开心极了,几乎见人就要炫耀一番。”但是,命运之神似乎有意要和他们开玩笑,儿媳妇石颖在怀孕四个多月的时候,突然出现了肚痛、见血的症状。
“我们在南京和丹阳本地的医院先后诊治了两个月、1个月,后来院方就跟我们说孩子的状况不太好,相熟的医生也建议我们转去上海权威的第一妇婴保健院。”许熙一刻也未耽误,第一时间带着妻子赶至上海,并顺利入住了第一妇婴保健院。虽然院方极尽其能予以护理诊治,但石颖肚中的双胞胎孩子还是在10月份便急急地出世了,而这时孩子仅仅才27周。“两个孩子都是男孩儿,出生时特别小,大的只有两斤多一点,小的只有一斤半多一点。看到他们待在保温箱里,我真是说不出的揪心。”因为院方判定孩子为“流产儿”,其存活的概率极低。为了保住孩子,许熙一步不离地陪着妻子待在医院,而许国华则只能在家想法筹钱。虽然医生说两个孙子的存活概率低,但我们不可能轻易就放弃啊。为了支付医院里一天数千甚至上万的诊治医疗费,我和老伴只腆着脸四处筹钱。”遗憾的是,一家人的齐心并未能获得想要的结果。先是在一妇婴,后来又转入上海儿童医院,即使所有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双胞胎中的小的终究没能熬过难关。”许熙说,虽然没有人愿意轻言放弃,但是面对着医生的坦白及劝说,他只能同意了院方的建议。这次决定对于任何一个家人来说都是无法道明的痛,所以不再提这个孩子在家里已经成了默契。”
“不止的希望”:满满要长大
小的离世让一家人悲痛不已,而双胞胎中的大儿子成了家中唯一的希望。我们给他取名满满,也是希望他能带着我们满满的希望好好长大吧。”许熙说,截至目前,为了两个孩子“保命”家中已经花去了二十多万元,而这也不包括来往上海的路费以及中间租房等其他费用。
据许国华介绍,为了让儿媳妇安心养胎,自怀孕起他们便不再让她外出工作了,家中开销也全凭老两口和许熙的收入。我以前年纪不大、身体好的时候还能外出做做油漆工,挣钱比较多,但这两年因为家里事情多,费心费神,再也做不动油漆工了,只能帮着人家看看门。老伴么,也是在人家服装厂打打下手,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也只有3000块左右。原先儿子也能工作挣钱,但是儿媳妇怀孩子不太好后,他也就一直陪着在医院,所以工作也不能做了。”为了还债,许国华和老伴平日里连一个荤菜都舍不得吃,省下一点便存一点,但两人却不知何时这三十多万的外债才能还清。
“现在满满每个月都还要去上海进行复诊,虽然他的出生胎龄已经5个月了,可还是只有12斤左右,后续还有一系列的矫正甚至康复治疗在等着他。”许熙说,现在他已经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但要还清债务却遥遥无期。无论未来是否还有困难阻挡,对于已为人父的许熙而言,竭尽己能让满满成长终究是不变的动力。(刘伟 尹媛)
(应本人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如果有爱心人士愿意为“满满”助力,可与本报爱心热线86983110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