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家长你好,这是你的孩子最近的考试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需要家长监督……”短信中还添加了网址链接,落款为“校讯通”。最近,周边城市不少家长都收到这样的短信,只要一打开链接查看,就会收到一条银行卡要求更改密码的短信。25日,记者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获悉,随着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不断深入,如今,犯罪分子也频频变换新的手法以达到其诈骗的目的。近日,省内就陆续出现冒充学校向手机用户发送安装校讯通短信,引诱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盗取用户信息盗刷银行卡的通讯诈骗案件。
【典型案例】
3月13日18时40分,苏州市民刘某收到一条17195457630发来的短信,称要更好的了解孩子在校读书的事情,需要安装校讯通软件。刘某点击链接并安装后,发现其农行卡被转走799元。
3月6日晚,无锡梁溪区一男子收到1条冒充其女儿学校发送的附有下载校讯通网址链接的短信,遂点击进入并进行相关操作,后发现其银行卡被盗刷4900余元。
3月5日18时21分,无锡市民周某收到一条171开头号码的短信,内容为:为了让您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信息,要求各位家长下载并安装校讯通软件(guo.kr/5ahUKq)”,后其便按照对方的要求点击链接并安装。
至18时30分左右,其收到其中国工商银行卡发来的6条扣款信息,分别为500元、990元、990元、990元、495元、990元,共计4955元。
【警方分析】
采访时,民警介绍,这些不法分子的作案目标主要是在校中小学生家长,他们在诈骗短信中直呼受害人孩子或者家长姓名,这就大大增加了诈骗的成功率。作案时,犯罪分子采用短信(手机号码多为170、171开头)群发、微信等方式遍地撒网,向受害人手机发送类似“家长你好,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孩子在校信息,学校要求各位家长下载安装校讯通软件”的信息。受害人一旦点入链接,会被默认在手机中下载木马程序,专门盗取手机通讯录、短信、机主信息、银行卡账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并可以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自主开通快捷支付功能,对付款验证码、银行交易等信息进行拦截,并针对用户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实施网络盗窃行为。
【警方支招】
为避免涉及财产信息的密码泄露,在此,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点入陌生短信中的网址,提高提防和识别同类诈骗短信的能力。一旦收到类似短信,迅速通过360手机管家”进行诈骗短信举报并开启拦截,切莫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点开陌生链接。(王国禹公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