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种大厅,医生办公桌下一般会配备一个临时储藏疫苗的小冰箱。
这两天,一则“数亿元未冷藏疫苗流入18省”的新闻引起市民关注。根据山东济南警方通报,2010年以来,山东省庞某卫母女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18个省市,涉案价值5.7亿多元。这些疫苗很可能无效免疫,甚至会致人死亡。
那么,我市的疫苗安全吗?消息传出后,不少父母通过热线、微信等途径向本报询问。
市民反应:
疫苗成了父母的“心头刺”
山东“问题疫苗”被曝光后,顿时引起社会关注。而在我市,最关心这个问题的当属小孩子的父母,他们担心,这些“问题疫苗”到底有没有流入我市?
市民王女士有一个六个月的可爱宝宝,她告诉记者,就在“山东问题疫苗”被曝光出来之前,她刚带着女儿打了预防针,打完之后晚上回家就发高烧了。“打针之前都是好的,打完针当晚就发烧了,关键这也不是第一次打针发烧了,上次也出现了这种问题。”王女士表示,虽然每次打完针都会收到医院发来的短信,表示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打针部位红肿问题要及时告诉医院,但是王女士觉得,告诉医院好像也没什么好的处理方案。
“我平时做生意忙,也不怎么看电视,知道疫苗出问题还是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朋友转发的一则‘疫苗之殇’的帖子,一看吓一跳啊,回想起我家女儿打针发烧的事情,我就想会不会真打了有问题的疫苗才出现各种症状的啊?”说起这些,王女士表现得特别担心,她甚至都在考虑要不要带孩子回上海老家去打预防针了。
其实像王女士这样有如此顾虑的市民不在少数。市民姜女士就担心地说:18个省份都有流入,江苏不知占多少?我们丹阳又不知道有没有?”她原本打算过两个月就给女儿接种疫苗的,现在曝出这种问题,她根本不放心,打算等等再说了。可她也担心,孩子不打疫苗会不会生病之类的问题。“真是烦躁的,打也不放心,不打又不好,怎么办呢?”姜女士长舒了一口气,无奈地对记者说道:希望有关部门加强检查这类疫苗,确保不会用到孩子身上,让我们这些做爸妈的都能放心。”
访者走访:
疫苗全程监控低温保存
记者对比了市疾控中心规定的第二类疫苗品种发现,查封名单上,包括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在内的8种疫苗,在我市也都存在,那这些疫苗是如何保存的呢?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荆林社区卫生院,在接种大厅看到,每一个接种窗口的医生位置上,都摆放着一台冰箱。据其中一位接种医生介绍,一般疾控中心的疫苗由冷链车配送过来之后,就会直接存放在医院冷链室的冰箱里,接种当天再由医生用冷藏包领取至接种大厅,直接存放在冷藏包内或相应位置的冰箱里。这些都是有严格规定和监控的。
除此之外,记者从疾控中心了解到,在运输过程中,疫苗也是由冷藏车全程运输,转移时也使用专业的带有冰块的冷藏包以保证全程低温。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我市每个医院都有注射疫苗的资质,乡下医院的疫苗也都是由疾控中心配送的。疾控中心有专门的冷库存放疫苗,专门的冷链车进行配送。从今年4月开始,由中心统一配送将会做到全市覆盖,摒弃之前的用冷藏包领取的方法。
疾控中心:
我市尚未出现问题疫苗
市疾控中心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比如水痘、流感、狂犬病等疫苗。这次涉案的均属于二类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的自费疫苗。
“我市疾控中心的疫苗全部由省疾控中心主渠道供应,疫苗质量没有问题,市民可以放心使用。”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除市疾控中心外,我市各医院都提供疫苗接种服务。市疾控中心建议所有接种单位通过主渠道采购疫苗,通过多轮次督查,全市范围内尚未发现假疫苗、问题疫苗的存在。
同时,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一直以来按照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原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开展疫苗的验收、储存、调拨、运输。一类疫苗由省疾控中心配送,二类疫苗来源于镇江疾控中心和疫苗生产企业委托的合格的供应商,且疫苗的运送由专用疫苗冷藏车运送,全程实行自动冷链监控,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市已建成市覆盖的冷链测温自动监测系统,确保了疫苗全程处于2~8℃的冷链储藏要求,保障疫苗安全有效,市民不必惊慌。
此外,如果市民在接种点接种疫苗时不放心,可以通过扫描来查询这支疫苗的“身份”。疾控中心药剂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可以仔细查看接种点每种注射疫苗的包装盒,通过主渠道购得的疫苗,包装盒上都有疫苗的品种、规格、效期、批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