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胡桥村束连和老人家,迎面便看见墙上挂着的束连和和妻子彭根娣的照片。五年前,照片中两人白发红装,精神矍铄。束连和展开扇子端坐在前,老伴彭根娣站在身后,两手随意交叠,搭在束连和的肩膀上,说不出的幸福洋溢在眼角眉梢。然而五年之后的今天,家中却已添了两个病人,四十平米的房间里挤着三个成人,遭受经济重压的束连和也已瘦得脱相,两颊爬满了老年斑。而这一切,都要从三十年前那场婚礼说起……
独子早成婚,未料生顽疾
三十多年前,束连和还是个能张罗的中年父亲。在熟人的介绍下,儿子束国方与同村的女孩束明仙结识相恋,很快,两人就结婚了。婚后两人共同经营着一家服装店,虽然不是富贵人家,但是生活也算小康安乐。就在束连和以为自己可以等着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儿子束国方结婚之后贪图安逸,不再似从前一样勤奋,便开始滋生了懒惰的毛病,夫妻的生活开始出现裂缝,经常发生争吵,感情也因此受到影响。那时候正赶上外出打工热,儿媳为了赚钱就去深圳打工,儿子也跟着一起去的。儿媳妇帮儿子找了份工作,但是儿子因为患有皮肤病,不适应深圳湿热的天气,加上心情烦躁懒散不愿意上工,夫妻两人争吵不断。后来儿子坐车回了丹阳,两个人便开始了两地分居。”束连和说道。由于工作和感情频频受挫,生性内向的束国方难以忍受两地分居的家庭,有一天终于爆发,开始向街上疯狂地扔东西,见到人就打,把家里的油、面全都甩到了大街上,接二连三地发病打人……束国方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
好好的一个家如今分崩离析,儿子又患上了精神分裂,真是雪上加霜。在此后的三十年间,束连和带着儿子四处求医,横塘、埤城、丹阳、镇江、南京……这些地方都布满了他们的脚印。这些年我们把这几个地方的医院都跑遍了,2006年还在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给儿子做了开颅手术,可是还是没能根治他的病。”束连和介绍,手术后束国方的病情稳定了许多,但是近两年又开始有发作的迹象。现在儿子发病也就是出去跑跑,有时候呆呆傻傻的,但是没有攻击性了,已经好多了。”
辛苦养孙儿,卖房帮成婚
自从束国方生病以来,经常要去外地看病养病,有时候一走就是一个月,在家的小孙子就没人照料了。那时候我孙子还是个抱在手上的小宝宝,我们看孩子父母这个样子,根本没办法照顾孩子,我们老两口就把孩子接过来带了,这一带就是二十几年。”束连和不禁感慨道。
孙子自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如今长大成人的孙子虽然自己也有了一个八岁的儿子,但是一回到爷爷奶奶家,还是像小孩子一样和爷爷奶奶最亲。这么多年来,束连和自己都觉得自己操碎了心,从喂养孙子长大再到供他念书上学,再到张罗孙子结婚生子,他们老夫妻全程都参与。“当年孙子结婚的时候,我们老夫妻没什么积蓄,唯一可以算得上家产的东西就是村上一套一百多平米的老房子。眼看着孙子结婚没钱,我们就咬了咬牙,把老房子卖了出去,搬进了现在这个四十几平米的房子里。”我们把卖房子的8万元全部给孙子结婚。房子没了就没了,能让孙子成婚,我们也觉得值了。”束连和笑着回忆道。
如今,孙子已经32岁,结婚也有8年多了,转眼间重孙子也即将上小学。孙子孙媳妇现在都在上班,但是收入都不高,只能养活他们一家人。况且他们自己也有孩子要养,压力很大。我们老人也不能给他们添负担,自己能解决就自己解决,孩子们能常来看我们就很高兴了!”束连和谈起孙子一家知足地说着。
五年光阴里,婆媳先后患病
五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不知不觉已经走过金婚的束连和与妻子彭根娣来到了丹阳的一个影楼前。当时我们的孙子已经生了小宝宝,除了儿子患病的小遗憾之外可以说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于是我们两人就到影楼参加了免费爱心拍照活动,拍了这张‘婚纱照’。”束连和指着墙上的照片笑眯眯地说道。照片里束连和与老伴精神矍铄,神情安乐幸福,然而没想到,短短五年间生活再一次对这个家庭进行了考验。
由于当初没有办理离婚手续,儿媳妇束明仙依然是束国方的法定妻子,是这个家庭的成员。
随着儿子的日渐长成,束明仙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终于在儿子十几岁的时候选择回来继续生活。
然而生活又向她开了一个大的玩笑,2013年12月,51岁的她患上了宫颈鳞癌。“说到底还是一家人,她是我们家的儿媳妇,是我孙子的妈妈,生了这个病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束连和说道。于是本不宽裕的束连和拼拼凑凑挤出了家中的几万元存款,给了儿媳妇束明仙。我知道这对于癌症来说是个小数字,放疗、化疗还需要更多的钱,可是这也是我们当时能力范围内的极限了,为了孙子,我们愿意帮他的妈妈。”如果说儿媳的病重加剧了家庭的负担,那么老伴的患病无疑让束连和难以招架。2014年年初,从前便患有糖尿病的彭根娣渐渐发觉视力越来越不好了。起先是觉得看不清,总觉得有个东西在眼前罩着,接着就更严重了,看东西变得模糊,走路也开始走不好,最后一只眼睛整个就看不见了。”面对老伴病情的加重,束连和也十分着急,我每天在早晚都会给她打胰岛素,没想到她的病还是加重了。”于是束连和带着老伴来到了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看病。2014年9月,经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老伴患的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建议继续注射胰岛素治疗。这意味着,束连和不仅每天要帮老伴注射胰岛素,还要照顾老伴的生活起居。因为生病,彭根娣没什么力气,干不动活,走不动路,只能卧床休息,偶尔能站起来蹒跚地走走。因为一只眼睛看不到东西,所以走路的时候就深一脚浅一脚的,一不留神就会摔个跟头。”所以只要老伴一起来想走走,束连和就得搀扶着她,无论日夜,确保她的安全。
本应享清福,却成“顶梁柱”
束连和今年已经77岁了。同龄老人早已开始享受天伦之乐,束连和却依然扛着家庭生活的重担,拖着年迈的身躯继续前行。
“我现在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你看那张照片,当时我多胖,现在已经瘦了十多斤了。”束连和指着照片无奈地说道。五年来,束连和精心照料着一家老小,每天早上七点就起床了,忙忙碌碌一天,洗衣做饭,照顾妻子儿子,晚上九、十点钟才能上床睡觉。五年间妻子受病痛折磨也只瘦了2斤,而束连和则瘦得与照片上的自己判若两人了。
束连和从前是工厂的工人,后来工厂倒闭,每个月100元的退休金也拿不到了。现在家里面的经济来源就是三个人的补贴,他自己和老伴每月分别100元养老补助,儿子每月580元的重残补贴,加在一起也不足800元。从前家中的两亩田也被承包了出去,一年的收入只有不到1000元,但是家中吃米吃菜,连个病人吃药打针看病,都要花钱。“我老伴每天都要打胰岛素,我算过了,一天打两次,一支药打8天,每天差不多要花8块钱。”束连和说道:“政府、慈善总会、总工会虽然年底也会给我们一些救济金,但是我们一直欠着外债,也没办法还,更没地方再借钱。谁都知道我们家的情况,知道我们还不起,也不愿意借钱给我们。
现在剩下的外债就是儿子看病时候借的三四万块钱,我们争取慢慢都还上。”“虽然我们家庭不容易,但是也不愿意给政府和国家添负担,一个月800元左右能让我们填饱肚子,这我们就知足了!”束连和一家正经历着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和贫困考验,但是这位77岁的老人依然愿意用他日益瘦削的肩膀顽强支撑着,不论日月流转,不计风烛残年,默默守护着一家人。
如有爱心读者为这位老者的坚持动容,愿意伸出援手为他分担辛苦,请拨打丹阳日报爱心热线:86983110与我们联系。
(刘伟尹媛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