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料图
本报讯 “军,我孙子这几天怎么样了?再给我们发几张照片可以吗?我和你爸爸都想看看呢。”近段时间,和李军不在同一个城市的父母和他在微信上联系频繁,通过微信问候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和工作情况,而最重要的是叫李军多发发他刚出生一年多、刚刚学会走路孩子的照片、视频。
要放在半年前,李军父母的手机只有一个功能,那就是接电话,就连打电话都很难玩转。工作几年后,李军在丹阳成了家,李军父母已年近花甲,为了和李军时常联系,几年前才买了一部手机,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加上年龄较大,手机玩不转,拿着手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天等着接听李军打过去的电话。
李军成家后,小孩诞生了,家里和工作忙碌,和父母联系的时间更少了。最近,为和父母加强联系,李军请哥哥为父母申请了微信号。“打电话都不会,还申请什么微信号!”李军母亲说,刚开始的时候,面对“微信”这种新生事物,她有些望而却步,但是微信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直接语音,不需要打字,我试过几次,感觉还很方便,后来我就基本上用微信和儿子联系,得知他们的近况。”因为母亲晕车,再加上李军工作家庭忙碌,家人小聚显得尤为难得。后来,母亲便习惯了用微信叫李军发送照片和小视频进行联系,现在,母亲基本上每天都会用微信给李军发语音信息。“从微信上能知道儿子一家人每天的情况,我发现我现在喜欢上玩微信了。”和李军的父母一样,最近,一波“微信潮”在中老年中掀起,记者昨在采访中了解到,甚至七八十岁的的老年人也有在用微信的。
很多市民表示,老年人玩微信是一件好事。“前天我和我同学散步,问她婆婆身体好不好,
有没有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我同学说她婆婆现在忙得要死了。天天用微信抢红包、拍照片、点赞……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自从我同学公公前年去世了,她婆婆就一直不适应。过着这里住一阵子,那里住一阵子的日子,心情也不太好,老年人也没什么爱好,现在好了,学会了玩微信,不出门就能知道外面的世界,还能有很多人陪她聊天。”市民朱倩倩说告诉记者,他这位同学帮婆婆申请微信号之后,手把手的教会婆婆怎么用微信聊天传照片等,现在婆婆不出门也知道他的孙子们都在干什么。“我觉得这比他们买吃的穿的这些还要有意义得多。”朱倩倩这样说道。
不过微信在给老年人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担忧:我家老头子用微信联系他的老同学和小辈们,玩得不亦乐乎。不过年纪大的人,经常抱着手机真的好吗。是他更加开心好,还是要他多休息好呢?我有的时候真的有点为难。”就老人玩手机这个问题,记者昨专门采访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坚,他告诉记者,老人玩手机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视力模糊、眼睛干涩、影响生物钟、慢性劳损等问题。他建议,老人玩手机要常变换体位,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老人在玩手机大概半小时后,需要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颈椎、肩手、腰部肌肉都需要放松放松,眼睛望远或者闭目至少休息十分钟。
王坚建议,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玩手机的时间不要过长,血压高,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更要谨记。(李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