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弘毅留给我们的养生启示

核心提示: 人生自古伤离别。健康科普“达人”,陈弘毅走了,享年89岁。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他走了。他比丹阳人均期望寿命高出10年,寿命长、质量也较高。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今试解读他的健康长寿之道,对丹阳百姓或许有所启发。

0

 

人生自古伤离别。健康科普“达人”,陈弘毅走了,享年89岁。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他走了。他比丹阳人均期望寿命高出10年,寿命长、质量也较高。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今试解读他的健康长寿之道,对丹阳百姓或许有所启发。

【背景1:人均预期寿命】人均期望寿命是指在一定死亡水平下,预期每个人出生后平均可存活的年数。据统计,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2015年预计达到75.8岁。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从“十一五”末的75岁提高到2015年的79.2岁,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背景2:国民体质】2015年我市20至69周岁国民体质测定结果显示,我市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为93.9%。据分析,我市年轻人肥胖形势较为严峻,40岁以下人群体重超重和肥胖者比例均高于40岁以上人群,肥胖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启示一:生活方式健康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要小康,先健康”。陈弘毅健康长寿,与他健康的生活方式成正相关。他也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需高科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他这么说,也这么做。

陈弘毅,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曾任职于丹棉集团公司职工医院,1999年退休。他保障职工健康,还展开泌尿系感染、高血压病、消化道肿瘤等调查。他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同年,老伴去世,他从失去亲人的痛楚中走了出来,70多岁的他天天背着药箱子,起早摸黑,义务把脉问诊。

早在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关于21世纪的健康箴言:“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16年来,他穿越大街小巷,日均步行5公里义诊,用踏实的双脚走过近3万公里。步行时,人体的60%~70%的肌群参与活动,对增强下肢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保持关节灵活性,促进四肢及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有氧能力,调节精神心理状态等均有良好的作用。

爬楼梯也是好的健身方式,简单实用。它主要的运动部位是大腿,但又能锻炼全身。陈弘毅住在不夜城6楼,每天从家中到患者家中,楼上楼下,多次上上下下爬楼,同样达到健身效果。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导致疾病的因素中,内因15%,社会因素10%,医疗因素8%,气候地理因素7%,个人生活方式的因素却占据了60%。生活方式健康,能减少55%的高血压,减少75%的脑卒中、冠心病,50%的糖尿病,三分之一的肿瘤,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顺应自然,健康长寿;违背自然,疾病短命。

启示二:助人达己阳光

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陈弘毅认为,身退,但心不能退”。

他80岁的人保持一颗18岁的心。他助人为乐,并快乐自己。

无情未必真豪杰。人生旅途,总会遇到一些失去亲人或遭遇其它不测。有的人会患上抑郁症,轻则情绪低落,重则自杀身亡。而陈弘毅选择了众乐乐、助人为乐。

1999年,与陈弘毅相濡以沫大半辈子的老伴去世了。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陈弘毅靠就诊中结识的朋友,从失去至爱的痛楚中走了出来。“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那些老年病人的健康更重要。看到他的病人们能开心地笑、能每天快乐地活着,他觉得很踏实,很开心。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不若与人。”这个世界,物质、事业等有形的方面永远都难以人人平等,但快乐可以人人享有。真正的快乐,只有15%与财富相关,85%来自心灵、精神层面。

心平了,路就平了。健康的四大基石中,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一条,比其他一切因素都重要。陈弘毅不图名不为利义务付出,心态阳光,真正做到乐享人生。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佛光禅师的弟子大智出外参学归来,问他的老师每天这样忙碌,怎么不觉得老呢?佛光禅师回答说,他每天讲学、说法、著作、写经,每天都在法海里泛游,每天都忙并快乐着,没有时间觉得老……一个人如果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和力所能及的工作上,多做善事好事,热心奉献社会,乐于帮助他人,使生活在丰富中闪光,他“没有时间觉得老”。即使在年龄上老了,精神也不会老,更不会忧老、怕老。那就进入老的最高境界,余生闪烁光芒。

启示三:勤动手脑养生

马云对阿里巴巴未来的布局时,认为中国10年以后最大的麻烦是健康问题和快乐问题。根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虽有提高,但仍只有9.48%,不足一成。有感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低下,陈弘毅不仅诊已病更治未病。

他给本报健康版投稿1600余篇逾80万字。勤动脑、勤动手,也是健康长寿秘诀之一。

养生的关键在于动脑。疾病固然可怕,对健康的无知,却比疾病更可怕。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原总干事认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陈弘毅平生别无所好,只想多宣传健康科普知识。业余时间,他勤于动脑,认真学习、收集整理健康知识。他活到老学到老,以八旬高龄,学会用电脑发稿。现代医学证明,人的衰老首先是从大脑开始的。如果能坚持脑部运动,即多用脑,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有助于延年益寿。

他手写的健康科普稿一笔一划也相当工整,字如其人,无疑也是书法创作过程。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是防治心身疾病的非药物疗法。

它能调节情绪,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陈弘毅手书健康科普稿时,抛却杂念,全身心投入,形神共养,其作用不亚于练气功、打太极拳。形神一体,心身统一,从而健康长寿。所以古今书法家多长寿,如柳公权寿至87岁,欧阳询84岁,文徵明寿至89岁,现代书法家孙墨佛寿至100岁,苏局仙110岁……

【编辑感言】有什么都别有病。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健康面前,人人平等。聪明的人经营健康,明白的人储存健康,普通的人不懂健康,糊涂的人忽视健康。解读陈弘毅健康长寿之道,未必准确、全面,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健康、接力健康、享受健康。诚如健康首席专家洪昭光所言:“健康不得病,自己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省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为缅怀陈弘毅,今特选登其数篇健康科普遗作。

(赵永东)

【链接】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陈弘毅罹患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什么样的疾病?

慢性病是居民健康“头号杀手”。根据我市死因监测系统数据统计分析,在2013年居民所有死因构成中,前4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恶性肿瘤)、意外伤害(损伤和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的40.6%、37.2%、7.4%、6.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经常反复发作,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