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凤梅就这样开着卡车,北至窦庄,西至城区车管所拉废弃的石块。
村路的全貌
陵口镇新陵村陈东村一共有两条进村的村路,其中一条是为方便村民而自行筑成的,长约120多米的简易水泥路。但是因为多年失修,急需加固和拓宽。这对于刚刚“上任”不久的村民小组组长邱凤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路怎么修?费用哪里来?等等问题困扰着邱凤梅。
今年已经50岁的邱凤梅接受任务前也犹豫过。“我一个家庭妇女,没什么能力,要为全村47户‘大家庭’服务有点吃力。”邱凤梅坦言称,她也担心自己的号召力不够,不能为村民们排忧解难。最后在村委会、老党员的多次沟通下,邱凤梅才决定扛下这个重担。
村民们向邱凤梅反映,村口的水泥路因为两边都是农田,时间一长,路下面的土开始流失,路面也逐渐下塌,如果不及时修复,村民日后的出行会受到影响。对此,邱凤梅很着急。为了减轻村委的负担,邱凤梅决定自己想办法,以最短的时间把路加固好。经过实地观察后,邱凤梅还做了长远打算,准备修路的同时把路的两边各加宽50公分。那么,加宽部分的材料哪里来呢?“我和丈夫平时就是送货的,家里有一辆快要报废的卡车,我们就开着车到外面去找石块!”邱凤梅说,她的想法一出,丈夫也感到不可思议,这样行得通么?
可邱凤梅说干就干,白天她和丈夫忙工作,下班的路上就开着卡车四处转悠,看到哪里有丢弃的石块、碎瓦什么的,随手捡上车,有时候实在找不到地方,他们也去建筑垃圾堆里翻过。甚至有次还被人当贼驱赶。“经过一番解释,人家知道我是为了给村民修路,默许我搬了几块大砖!”邱凤梅不好意思地说,她就像“女愚公”一样,一点一点地捡拾碎砖块,坚定而执着地修着村头的路。村民陈金锁、陈国兴、陈小宝三人看邱凤梅夫妇奔波得那么辛苦,也主动加入到了修路的行列中来。“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其中一个也要忙工作,可是只要他们一有空就帮我们搬砖块,一点点地手工修路,给了我很大的支持。”邱凤梅称,他们五个人义务奔波了一个多月,拉回了18卡车、6拖拉机的碎砖块,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将120米的村路两边各拓宽了50公分,就连凹陷的路面也进行了加固。
如今,陈东村这条120米的自筑村路已经修复“完工”,虽然路面还没铺水泥,但“规模”已经达到了邱凤梅的预期。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邱凤梅还为村里安装了8盏路灯,村内发大水的时候,她更是带头开坝放水,用最朴实的做法为村民解决了实际问题,得到了村委会的肯定。
“我也没做什么事情,主要是尽自己的力量,哪怕是用最笨的办法去做,问心无愧就好了。”邱凤梅说道。
(张敏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