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3日,本报3版刊发的《有毒废料“染黑”路边良田》一文报道:位于312国道与导皇线(6号公路)相交处往南100~200米处的道路东西两侧有三处田地上被一种泥状黑色废料污染。
得知这一情况后,市环保局领导高度重视,该局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即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经现场查勘发现,位于我市境内312国道与6号公路交界处共有三处5堆非法倾倒的固体废物,分别为312国道与6号公路交界处6号公路向南200米处东西侧分别有两堆固体废物、312国道与6号公路交界处312国道向西北侧约1公里处有一堆固体废物。倾倒地点集中在吕城镇与陵口镇的交界处,该不明废物的外表呈黑色泥状,无刺激性气味,目测无法判定废物类别。
为查清废物性质,该局立即请来南京的一家有固废检测资质的机构对这5处倾倒废物堆放点分别进行了现场采样,以确定废物类别。“我们采样检测的主要目的是鉴定这些废物是危险废物还是一般固体废物,如果是一般固废,可通过土壤填埋或焚烧等形式进行处置,但如果是危险废物就必须经专业的危废处置机构进行高成本处理,因为一旦处置不当就会严重威胁周边土壤和水质安全,所以采样分析废物成分至关重要。”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送省里采样的检测结果一般要等1~2个月的时间,而为了避免这些倾倒废物继续对农田土壤产生污染,必须尽早进行转移处置。因此,该局委托我市的江苏弘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这批固废及时进行转移清理,待采样检测的结果报告出来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具体的处置工作。目前,这5堆固体废物已被清理转移至暂存仓库进行登记备案。
另据记者获悉,针对此次倾倒事件,市环保局目前已向市政府申请成立由环保局、公安局、检察院、宣传部、吕城镇、陵口镇等部门组成固体废物非法处置案件查处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公安部门追查倾倒固体废物的车辆与人员,确定废物来源,并配合环保部门对固体废物清理进行证据保全。(环宣丽萍)
环保需要部门联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污染已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工业废物非法转移、倾倒等违法案件持续增加。正如有关专家所言,如果不是倾倒在我们身边,非法倾倒固废当前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看似不大,但是它和雾霾一样,刚开始时都不会引起大众关注,一旦形成气候,后果不堪设想。
环境治理,时不我待。近几年来突发性环境事件频繁发生,而环境执法依然偏弱,只因突发事件处理涉及的若干部门,有时往往因责任不清而出现执法“脱节”。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既需要环保部门积极推动,又离不开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所以,笔者认为,在现有体制下,环境保护还需加强多部门联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及时有效地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丽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