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县城闹元宵

核心提示: 丹阳解放初期,城里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曾经万民欢腾闹元宵,虽时过60多年,当年闹元宵的场景,令人难以忘怀。

丹阳解放初期,城里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曾经万民欢腾闹元宵,虽时过60多年,当年闹元宵的场景,令人难以忘怀。

小时候,每逢正月半,吃过晚饭,就跟着大人到城里“看灯”闹元宵),有各种花灯、龙灯、狮子、高跷、藻湖船、花担、叠罗汉、台阁、马灯等等,非常热闹,看完之后,人人都尽兴而归。打从日本鬼子侵占丹阳期间和国民党统治期间,这项活动就没有了。丹阳解放时,城里满目苍夷,破败不堪,社会秩序混乱,百废待兴。解放军驻丹部队,协同公安部门清除国民党的不残渣余孽和黑恶势力,维持社会秩序。1951年城区基层,废除了旧保甲制度,建立了街道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区人民政府设北门、东南和西门三个镇公所,作为区的派出机构,管理居民工作。有些老居民提议,恢复正月十五“行灯”,热热闹闹过元宵。区委请示县委同意后,一经动员,各行各业积极响应,立即行动,着手做好参加活动的一切准备。区人武部组织工人纠察队,各派出所组织居民治安服务队,分工合作,做好维持秩序和保卫工作的准备,确保元宵活动的顺利进行。

县城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消息,很自然地传到了农村,城周的农民都想进城看热闹。于是在当日,吃过晚饭,早早地成群结队进城逛街,在新民路中心地段的街道两边等候。城里群众吃过晚饭,把家事安排好之后,也陆续上街,在四牌楼到贤桥一带道路两侧站立等候。那时的新民路是条石路,路面只有六七米宽,人行道也很窄,为保持中间至少留出三米宽的路面,维持秩序的人员预先就在街道两边安排好观众站立的位置,保证路面畅通。各家商店都开着门灯,供电所在几个十字路口,加了大灯泡的路灯。多数商店门外悬挂各式彩灯。

夜幕降临时,全城处处响起了锣鼓声,参加活动的各路队伍,到小东门桥以西汇合,依次排好。七点三十分左右,闹元宵的队伍,就由西向东出发,锣鼓鞭炮声交织在一起,振奋人心。领先的是丹阳纱厂的工人。他们高举五星红旗、横幅和彩旗,铜鼓乐队和腰鼓队,有节奏地敲打着缓缓前行。两旁拥挤的观众,欢声雀跃,站在后面的踮脚翘首争相观看,真是拥护得水泄不通。每组活动队伍前面,都有大小锣鼓敲打着引领,维持秩序的同志,忙前忙后地把向前挤的观众往后推,保持足够的路面。荡湖船里,穿着鲜艳衣服的船姑,提着船,前后摇晃,慢慢地前行,穿着破旧衣裳,头戴破草帽,装着小胡子,打扮得象小丑般的渔翁,手持掌杆,做着滑稽的撑船动作,每到十字路口,进行表演,唱着苏北小调,引得观众拍手欢笑。挑花担的姑娘,身着旧式漂亮衣服,右肩挑着两头对称、点着灯的花篮,右手撑腰,左手抓块手绢,边晃动花篮边走,到十字路口,晃动着花担,在原地转一圈,叫“打招”。在行进中,路边有人放一股炮仗,花担就打个招,表示回敬谢意。扭秧歌的中老年妇女,两手抓着系在腰上的彩带梢,跟着拉二胡的拉着秧歌曲,边扭边走,欢乐祥和,观众观腾。打莲湘的多数是中年妇女,举步时,手里的莲湘花棍、有节奏地拍打着左右肩膀和左手掌,发出“嚓嚓嚓嚓”声,步调一致,观众报以热烈掌声。滚的男子,穿着紧身衣,镜头有几块园形铁片,他们把放在手臂上,熟练地在手臂上翻滚,发出“哐啷哐啷”的响声,动听入耳,观众掌声不断,气魄最大的是青龙和白龙灯。在龙灯前,有流星开路,他们手持的细铁链的上面,有铁丝网球,里面燃着木炭,向两边挥舞着,两边的观众纷纷往后退,让出宽阔路面,锣鼓敲得震天。龙头上的两只眼睛,是两支开着的大头电筒,炯炯有神,显得非常威武。龙身上的鳞片,是画上去的,龙的每节,都点着蜡烛,龙头随着圆珠翻转,龙身协调地上下左右翻动。到南草巷、中草巷;双井巷、灯笼巷;东门大桥、小桥街这三个十字路口,让出开阔空地,龙灯大舞,举龙头的人踩在两人肩膀上,高举龙头,龙身迅速盘起来,即在龙嘴里点着引线,龙嘴里喷出烟花,龙头左右摇摆,观众喝彩叫好。闹元宵的各演艺队伍,到贤桥头表演之后结束,前后约一个半小时,人们回味着散去。

当年参加闹元宵的各种表演的人员,健在的话,至少都是80岁左右的人了。在这60多年里,旧貌变颜,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城乡众多文艺队伍,不仅是在元宵,而是在每个节日,都举行大型表演活动,热闹非凡,广大人民群众饱享眼福,其乐融融。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