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情系公益 照亮出行路 温暖村民心

核心提示: “以前晚上走在这条路上,心里都战战兢兢的,现在有了路灯,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走了。”春节期间,记者接到吕城镇市民朱先生电话报料称,因为黄益民和一些爱心人士的捐助,他们村里多条路得到修缮、装上了路灯,出行方便多了。很多村民都希望能借报纸感谢这些好心人,特别是情系公益的退伍老兵黄益民。

本报讯  “以前晚上走在这条路上,心里都战战兢兢的,现在有了路灯,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走了。”春节期间,记者接到吕城镇市民朱先生电话报料称,因为黄益民和一些爱心人士的捐助,他们村里多条路得到修缮、装上了路灯,出行方便多了。很多村民都希望能借报纸感谢这些好心人,特别是情系公益的退伍老兵黄益民。

据了解,黄益民是吕城镇清水潭村人,小学未能读完,就进入乡镇企业上班挣钱补贴家用。1991年,黄益民21岁时,从厂里参军,当了坦克兵,1995年退伍。之后黄益民几度创业均告失败。一次偶然的机会,黄益民遇到了老战友姜云光,两人交谈中一拍即合,和一位常州的朋友一起做起了红酒生意。因为为人诚恳,经营有方,几年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当生意步入正轨,有了一定收益后,黄益民便开始了自己的公益路。“我在创业的时候,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现在终于创业成功,我要感谢他们。”黄益民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村民晚上出行的后顾之忧,他毅然投资18000元在进村的水泥路边安装了18盏路灯,同时和好心人一起出资在原姜家村委至清水潭安装了18盏路灯。“之前这些路没有灯,晚上村民走得总是战战兢兢的,有时还有老人摔倒的情况。”黄益民说,自己也是村里的人,给路装灯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大家庭买了一件家具。

不仅安装路灯,黄益民还出资三万元修好了与陵口交界的路,为村民带来方便。“人们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我们走在这条路上,也不会忘掉出资修路的黄益民和那些好心人。”吕城镇清水潭村的村民刘先生这样对记者说道。

虽然村民们都对黄益民大加赞赏,但是黄益民做这些事情只因为自己是党员和退伍军人:“我做事要有益于民众,这样才对得起党员身份和父母给我的名字。”(赵理章李潇)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