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人特别喜欢燃放烟花爆竹?

一个春节放掉2500万

核心提示: 爆竹声中一岁除。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有燃放烟花爆竹来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今年春节从除夕傍晚开始,丹阳就陆续响起了连续不断的鞭炮声。除夕零时到正月初一早晨,再到正月初五“迎财神”,烟花爆竹燃放的高潮接连不断。

凌晨迎财神、鸣鞭炮

爆竹声中一岁除。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有燃放烟花爆竹来辞旧迎新的传统习俗。今年春节从除夕傍晚开始,丹阳就陆续响起了连续不断的鞭炮声。除夕零时到正月初一早晨,再到正月初五“迎财神”,烟花爆竹燃放的高潮接连不断。

据丹升烟花爆竹专营公司总经理汤双龙介绍,今年春节期间,我市燃放烟花爆竹应在2500万元以上,而2015年全年销售烟花爆竹在3500万元以上,同比增加10%至20%。

令人关注的是这一数字是在苏锡常宁镇扬等周边城市烟花爆竹销售遭遇断崖式下滑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使人们感觉到丹阳人的确比较喜欢放鞭炮。

今年燃放量超往年

因为风俗和情感寄托等方面的原因,丹阳的鞭炮声可以说是经久不衰。民俗专家臧辉南说,燃放烟花爆竹是千年来中华民族欢乐喜庆的传统,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心理期待。燃花是为添几分喜庆,放炮则求去几分“晦气”,祈几分福气。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没有鞭炮的新年,没有烟花的庆典,就如同烧菜没放盐一样寡淡乏味,燃放烟花爆竹是最重要的年味标志。记者初三走访发现,沿街许多丹升烟花门市部窗口,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烟花爆竹。丹升烟花爆竹专营公司总经理汤双龙告诉记者,作为我市烟花爆竹销售的国营公司,市民购买烟花爆竹主要集中在丹升,而且今年春节期间的销售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销售额2500万元以上。在中山路上经营烟花爆竹生意的一老板说,到了春节前一周,店里忙得几乎顾不上吃饭。

丹阳人的鞭炮情结

丹阳人的确比较喜欢放鞭炮。我市民俗文化专家、水晶山民俗文化展览馆馆长丁斌律师介绍说,丹阳人喜欢放鞭炮不仅仅是因为爱热闹,更多的是对鞭炮这一节庆物品的文化表达和心理释放的高度认可。

据我市民俗文化专家臧辉南介绍,丹阳人把放鞭炮这种文化形式已经用到了极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企事业单位上班第一天也要弄点鞭炮放,每家工厂新年开工第一天要放鞭炮,公司企业周年庆不仅要放鞭炮,晚上还要搞专场烟火晚会。企业经营效益好的时候当然会放鞭炮,如果企业形势遇到困难的时候,适逢厂庆,别的钱可以省,买鞭炮的钱不仅不会省,可能还会多放一点,说是冲冲“晦气”,逢凶化吉。

据了解,一家企业厂庆、周年庆燃放几万元烟花爆竹是常有的事,一些市民还很愿意以这家企业周年庆燃放了多少烟花来衡量这家企业庆典活动的规模。作为家庭来说,逢年过节要放(春节放鞭炮还要分关门炮、开门炮、迎财神等多个节点),过生日祝寿要放,搬家要放,安家要放,生孩子要放,新车到家也要放,砌房造屋更要多次放。总之,红白事总归少不了鞭炮。去年,经济形势低迷,许多企业发展受阻,按照丹阳人的习惯思维,今年的烟花爆竹一定不会少放。丹升烟花爆竹专营公司因此特地从湖南江西等地调入了上万件环保型新品种烟花爆竹供应市场。

爆竹声中的冷思考

丹阳虽然也采取了限放的规定,但这一规定除了高考日有效果,其它时段可以说几乎形同虚设。目前丹阳有烟花爆竹销售点308家,因为烟花爆竹不愁销路,少数私营企业也开始涉足烟花爆竹经营领地,以期从中分一杯羹。不过,环保和城管等相关部门表示,烟花爆竹在环保、城市卫生和安全上的影响明显,比如今年除夕,天怡房产利民物业为了及时清除小区里的烟花爆竹残屑,大年初一组织了几十名保洁员清扫了多个小区的道路和空地。某大酒店保安告诉记者,丹阳人办婚庆宴席、寿宴都要放鞭炮,这个我们也很难阻止,往往要专门和保洁人员、环卫工人打好招呼,一燃放结束就立即把鞭炮垃圾清扫干净,并且要派专人警戒,防止烟花爆竹殃及酒店周边的行人和汽车。

今年春节,凤凰小区就因燃放烟花爆竹点燃了一辆轿车。市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王坚昨向记者介绍,每年都有人被烟花爆竹炸伤,而春节期间这种事故又较为集中。虽然今年到目前还没遇到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受伤的病人,但市民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切不可掉以轻心。

烟花爆竹专营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也认为,随着市民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观念的变化,烟花爆竹行业最终还是要走环保路线。今年,我市丹升烟花爆竹专营公司调进的烟花爆竹主要是新型环保产品。毕竟,环保烟花产品对于改善空气质量有着积极意义,也是烟花爆竹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