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春运路,我从未停下脚步!

核心提示: 张丽,地地道道的80后丹阳女孩,15年前到广州念了大学后,就一直续写着“丹阳人在广州”的故事,虽然如今的她工作在广州,生活在广州,也很渴望成家在广州,但一颗思乡的心始终让她和丹阳这个精致小城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春节的时候,思乡情结更加浓烈。

从拥挤铁皮火车到晚点航班,从30小时的忍耐到9小时的等待,从委托学校买票到手机购票……

15年春运路,我从未停下脚步! 

张丽,地地道道的80后丹阳女孩,15年前到广州念了大学后,就一直续写着“丹阳人在广州”的故事,虽然如今的她工作在广州,生活在广州,也很渴望成家在广州,但一颗思乡的心始终让她和丹阳这个精致小城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春节的时候,思乡情结更加浓烈。

“无论我在哪里,过年是一定要回丹阳的,15年来,我每个春节都回来,从未缺席,哪怕回家的旅途是礮途……”张丽坚定地说道。

回忆起自己赶了15年的春运路,张丽颇有感触,早年赶春运的情形历历在目,仿佛刚体验过一般。

张丽清楚记得,2001年她考上了广州一所大学,大一寒假第一次赶春运的经历,那段经历现在回想起来都有点“后怕”。

“学生时代,没钱也没有很多时间排队买票,委托学校能买到回家的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是那种最便宜的铁皮火车票!”张丽回忆称,那时的她和几位同学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兄弟们挤在不大的车厢内,浑浊的气息,拥挤的场所,吵杂的氛围常让他们几个学生吃不下,睡不好。“每节车厢被挤得水泄不通,就连列车上的厕所里都站满了人,有时中途还有人从车窗外钻进车厢内,现在想想那个场景都恐怖。”张丽清楚地记得,乘坐这样的列车回一趟丹阳要忍耐30多个小时,而这种春运路她重复了三四年。

到了临近毕业的时候,张丽终于有机会乘坐飞机回家了,可是飞机票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到的,有时候实在没有办法只能买高价票,千余元的价格对张丽这样的大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奢侈了,可是再贵也阻挡不了张丽回家过年的决心,她常常提前两三个月想办法订票,订到票后便是满怀着喜悦开始春运旅途。可是,即便乘上飞机,过程也并没有想象中快速、顺利。张丽告诉记者,常州机场还没建好的时候,她只能购买广州到上海的航班,然后再在上海转乘火车回丹阳。那时没有高铁,从上海到丹阳也要耗好几个小时,同时广州飞上海的航班时常晚点,一等就要再耗掉几个小时,有时候全程要花费9个多小时才能回到丹阳的家。”张丽笑着说,那与学生时代乘铁皮车比起来,已经幸运不少了。

如今,张丽依然在每年的春节前夕忙活着春运那些事儿。不过比起15年前,她淡定了不少。

“现在手机就能直接购飞机票了,虽然广州飞常州的航班比较少,但是只要我提前打算还是能买到票的,到常州机场后直接打的回家,只要半个小时,太方便了!我都有经验啦!”张丽有点“骄傲”的说,现在无论回家的路变简单还是变繁琐,她都能解决一切“障碍”,顺顺利利地回家过年。

快到2016年春节了,张丽唯一的心愿就是,以后的春运能多一个人陪她赶,命中的那个他可以早点出现。单身这么多年了,真希望明年春运,能有个贴心的男朋友陪我一起回丹阳过年!”张丽红着脸说道。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