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90后”乘务员眼里的春运

核心提示: 三年前,对于90后的丹阳女孩陈飞洋来说,春运,只不过是一幅幅交通拥堵的画面而已。不过,做了两年乘务员后,春运这个词在她的心中已经包含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如今,正值春运高峰期,90后的她在列车上默默地陪伴在乘客们的身旁……

            

三年前,对于90后的丹阳女孩陈飞洋来说,春运,只不过是一幅幅交通拥堵的画面而已。不过,做了两年乘务员后,春运这个词在她的心中已经包含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如今,正值春运高峰期,90后的她在列车上默默地陪伴在乘客们的身旁……

从学校毕业后,90后女孩陈飞洋就穿上了制服,成为了一名高铁乘务员。如今,她正经历着自己在列车上的第三个“春运”。

陈飞洋说,每年的春运对于所有在列车上的乘务员来说,都是一场任务艰巨的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繁忙、疲累都是家常便饭,不过,春运途中,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她们感动,欣慰。

在路上

春运感受五味杂陈

繁忙——

2月1日夜,陈飞洋所在的D3026次列车从厦门照例往上海虹桥站开去,不过,由于糟糕的天气调度原因,列车一次又一次地中途临停,这让乘客们疑惑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一两次临停让大家有些疑惑。我们便去为大家解释。但受天气影响,列车纷纷降速,导致临停次数不断增多,每次临停都要二十分钟左右,这让大家开始抱怨起来。”陈飞洋说道,我记得有一位乘客每次临停都会来乘务室询问情况,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做解释,并让他放心,不会太晚到的。”为了平复大家的情绪,陈飞洋一次又一次来到车厢巡视,耐心地为乘客答疑解惑,并为每一位乘客端茶倒水,努力营造轻松的气氛。

感动——

陈飞洋说,由于不少外地人都在福建打工,所以春运期间,停靠厦门站时,总能看到一些背着袋子,拎着包袱的人,他们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包里装着锅碗瓢盆。如果是一对夫妻的话,他们的身后还会跟着好几个孩子。

“这些打工者与市民不同,在列车晚点时,其他人可能颇有微词,向乘务员抱怨几句,而这些打工的人却是一个劲央求乘务员。”陈飞洋说,虽然自己对列车晚点无能为力,但看到这些辛苦一年的打工者好不容易回一次家,总有流泪的冲动。“现在春运的车票都会在网上先出来,而这些打工的人少有会在网上购票的,等到他们去买票时,往往早已销售一空。为了回家,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转车,一旦列车晚点,他们只能排队改签。

现在天气这么冷……”陈飞洋说着有些哽咽起来。

除夕夜

遥祝家人福寿安康

三年来,陈飞洋只在家里吃过一次年夜饭。“前段时间,车长通知我今年除夕加班,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陈飞洋笑着说,“不过,我已经习惯了。往年也有过在车上吃年夜饭的经历。班组四五个人每人准备三样菜,到了饭点就在一起吃年夜饭。”“以前在家过年的时候,每年我都会守岁,等到零点的钟声响起,我就会跑到爸妈的房间送祝福。不过,从事了这份工作,和家人在一起过个年都成了非常幸运的事情。”陈飞洋说,今年除夕夜,她会在车上跟家人视频一会儿,在远方给家人拜年,祝他们福寿安康。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