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核心提示: 在珥陵镇,一提起民政办的“大嗓门”,大家就都知道是民政办的“老熟人”徐香玉。49岁的她虽然个子不高,身形瘦弱,但是声如洪钟,说话时底气十足。

  

慰问老人

慰问老人

在珥陵镇,一提起民政办的“大嗓门”,大家就都知道是民政办的“老熟人”徐香玉。49岁的她虽然个子不高,身形瘦弱,但是声如洪钟,说话时底气十足。由于长期以来做民政工作,都是与老百姓打交道,其中一大部分是老复员军人、五保老人们,为了让听力不佳的老人听得更清楚,她就大声地讲给他们听,有时候她的声音即使隔着一栋楼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久而久之,大声说话便成了她的习惯,大嗓门”变成了她的又一个名字。但正是这样的大嗓门,让徐香玉拉近了她和服务对象的心理距离,群众开始熟悉她、信任她。


  群众的“贴心人”
自2006年2月起,徐香玉就开始担任珥陵镇民政办主任,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来,徐香玉在岗位上认真耕耘,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她深深地了解农民群众的艰辛与不易,更懂得贫困家庭实实在在的困难,因此,他努力地将每一分钱送给最需要的人,让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都感受到温暖。她坚守原则,不徇私不弄权,体察困难群众,群众们有什么开心的事情都会跟她分享,有了困难也会找她商量,她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娘家人”。
  今年30岁的唐丽花小时候随母亲从外地改嫁到了珥陵。她自小患有癫痫病,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料,唐丽花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近几年还诱发了精神病。她和母亲的生活也并不幸福,经常陷入缺衣少食的窘境。唐丽花家的困境,徐香玉一直记挂在心。为了改善唐丽花的生活,徐香玉给她送过吃的、用的,有一次还把一台闲置不用的电视机送到了她家。每到过年前,她都要到机关里去“化缘”,把同事闲置不穿的衣物收集起来,给唐丽花家送去。
  去年5月18日,唐丽花在做饭时癫痫发作,不小心把滚烫的热水浇到了自己腿上。当时,她没有知觉,过后烫伤的地方开始化脓,她疼痛难忍,打了110报警。珥陵派出所接警后找到了徐香玉。她和几个同事立即把唐丽花送到了镇江的江滨医院治疗。由于烧伤面积较大,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唐丽花的腿十分危险。为了挽救这双腿,徐香玉四处筹钱,前后几天不眠不休,不知疲倦。最后,在徐香玉的“抢救”下,唐丽花的腿保住了。共花的6万多元治疗费用,基本上都是徐香玉“化缘”所得。如今,唐丽花住进了丹阳市精神病防治院接受治疗。她会时不时地打个电话给徐香玉,跟徐香玉聊聊近况,在发病时也只认徐香玉一个人,是真真切切地将徐香玉当成了自己最亲的人。
  50岁的周月仙早年和丈夫离异后带着儿子陈明明一起生活。由于身体不好,她只能打点零工,闲时拾荒,收入微薄。而儿子陈明明虽然已经28岁了,但患有精神病二级,没有劳动能力,两人生活十分困难。徐香玉第一次走进母子二人的住所就惊呆了:家里一贫如洗,屋子又小又破,到处透风漏雨。一到下雨除了床上,家里没有一处地方是干的。床上之所以能不被雨打湿,还是因为在床顶顶了一张挡雨薄膜的缘故。每到下雨天,母子俩只能蜷缩在唯一的一张床上躲雨。陈明明家的状况让徐香玉十分痛心,她一方面找到建房办,帮助母子俩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修缮房屋;一方面积极与财政等部门联系,争取帮扶资金。如今,周月仙和陈明明的家经过修缮,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徐香玉也成了周月仙的“知心人”,家里有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总会找徐香玉诉说。“徐主任人好,知道我不容易,给我家帮了很大的忙。”周月仙说。
  在徐香玉的工作中,像唐丽花和陈明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接受过徐香玉的帮助,心里感激,有些五保户发了钱就会拿到徐香玉面前跟徐香玉念叨念叨,分享快乐。他们中还有主动到徐香玉办公室帮她打扫卫生的,也有人给她送来家里种的山芋,有人得知她咳嗽,也给她找来偏方……“我做的只是分内的事情,为百姓服务都是应该的,他们心地善良,让我觉得很温暖,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家庭的“隐形人”
  在徐香玉家,想找一张一家三口的合照,实在是太难了。徐香玉和丈夫是中专同学,现在都在珥陵镇政府工作,由于徐香玉长期忙于工作,家庭的事情都靠丈夫闲暇时候打理照料,徐香玉在家中着实变成了一个“隐形人”。由于丈夫不会做饭,因此家中常常不开伙,两个人就把单位食堂当成自己家,午饭和晚饭都在食堂解决。虽然徐香玉忙于工作无暇顾家,但是丈夫却十分理解:我从没埋怨过她,就是怕她太累,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做起来很辛苦。有时候劝她别那么累了,自己歇歇,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按照原则办事,把救助款分给最需要的人。”
自从2006年担任珥陵民政办主任以来,徐香玉就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双休日,每年的除夕夜她永远是镇政府放假最晚的一个。即使休假在家,手机也是24小时待机状态,只要电量不足她就会立马换上备用电池,生怕困难群众有急事找她电话打不通。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民政事业。徐香玉时常到农户家中走访,有时候聊得久了就会忘了时间,儿子在上学的时候家庭作业都是徐香玉丈夫辅导的。她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然而对自己的家庭来说,她却是个对儿子心怀歉疚的母亲。
  “我儿子有时候向我抱怨说‘哎呀妈妈,你什么时候烧个饭给我吃吃,我好久都没吃上你烧的饭了。’那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愧疚。”徐香玉说,由于常常顾不及自己的小家,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就住校了。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镇江工作了。可是,每次儿子从镇江回来,为民政事业忙碌的她却连回家好好做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让儿子从机关食堂打点饭菜回家。这在徐香玉的儿子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慢慢地,儿子在电话中多出了这样的话:妈妈,我吃完再回家吧,你就不用做饭了。”
从小到大,母亲留给他的常常是一个忙碌的背影,而在儿子心里,却慢慢变成了一个伟岸的丰碑。

工作的“大能人”
  在乡镇工作近26年,徐香玉始终扎根在基层一线,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不论是担任乡镇农经站的会计,还是镇妇联负责人,再到如今的民政办主任,徐香玉面对的始终是基层百姓。而和她同时期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朋友、同事,不少都被提拔为乡镇负责人,只有她仍坚守着基层的工作岗位。对此,徐香玉并不羡慕。
  “在其位,谋其职,在民政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地把工作做好,争取做到问心无愧。”徐香玉说,每每为困难群众办成一件事情,看着他们的笑脸,她自己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心里涌动着成就感。但有时遇到棘手的工作,她也会关起门来发牢骚,以此来宣泄心中的压力。
  在城乡低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徐香玉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做到动态化管理。2009年,在省里出台相关规定“清理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前,珥陵镇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徐香玉和镇民政办一班人,积极着手清理不合要求的低保对象,严把低保入门关。最初,徐香玉的做法并不被村里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当她到村里了解情况时,经常会吃闭门羹,一些村两委干部也不理睬她。在村干部看来,有的家庭虽然没有达到低保的标准,但确实存在实际困难,把这样的家庭纳入低保无可厚非,但是徐香玉却不这么认为。徐香玉便慢慢做村书记、主任们的工作,逐渐将“清保”工作开展起来,逐渐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如今,在珥陵,村民申请低保工作公开公正,不仅要对申请人的经济家庭状况调查核实,还要在申请人所在的村召开15人以上的群众座谈会。同时,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还要在其所在自然村的显眼位置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因工作卓有成效,珥陵镇还获得了“低保工作示范镇”等荣誉。
  近年来,该镇每年都有20多名贫困大学生得到助学,30多户患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得到大病救助,50户左右遇到突发困难的家庭,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燃眉之急。近百户家庭得到了民政、爱心人士和企业的结对帮扶。仅2015年,就发放了临时救助12余万元,救助了困难群众60余名;完成了32名贫困高校学生的救助,累计发放市镇两级慈善救助金30余万元。
  真心真情,不仅谱写了爱民敬业之歌,还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徐香玉先后获得镇江市十佳民政办主任、双拥工作先进个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慈善先进工作者、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等一系列殊荣,并于2014年荣登“江苏好人榜”、全国好人榜”,连续9年被评为“丹阳市优秀公务员”。近日又被授予“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称号。
  “我不是圣人,也不是菩萨,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一身荣誉的徐香玉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人绝句,但是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一句句话,连缀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首首温暖的赞歌。“大嗓门”的徐香玉依然走在通往千家万户的阡陌之上,她正携满春的暖意,将爱的暖流经由乡间小路,一步步送到人民的心坎上。
  (刘伟须俊珥宣文/摄)
  !!!!自2006年2月起,徐香玉就开始担任珥陵镇民政办主任,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来,徐香玉在岗位上认真耕耘,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她深深地了解农民群众的艰辛与不易,更懂得贫困家庭实实在在的困难,因此,他努力地将每一分钱送给最需要的人,让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都感受到温暖。她坚守原则,不徇私不弄权,体察困难群众,群众们有什么开心的事情都会跟她分享,有了困难也会找她商量,她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娘家人”。
  今年30岁的唐丽花小时候随母亲从外地改嫁到了珥陵。她自小患有癫痫病,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料,唐丽花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近几年还诱发了精神病。
  她和母亲的生活也并不幸福,经常陷入缺衣少食的窘境。
  唐丽花家的困境,徐香玉一直记挂在心。为了改善唐丽花的生活,徐香玉给她送过吃的、用的,有一次还把一台闲置不用的电视机送到了她家。每到过年前,她都要到机关里去“化缘”,把同事闲置不穿的衣物收集起来,给唐丽花家送去。
  去年5月18日,唐丽花在做饭时癫痫发作,不小心把滚烫的热水浇到了自己腿上。当时,她没有知觉,过后烫伤的地方开始化脓,她疼痛难忍,打了110报警。珥陵派出所接警后找到了徐香玉。她和几个同事立即把唐丽花送到了镇江的江滨医院治疗。由于烧伤面积较大,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唐丽花的腿十分危险。为了挽救这双腿,徐香玉四处筹钱,前后几天不眠不休,不知疲倦。最后,在徐香玉的“抢救”下,唐丽花的腿保住了。共花的6万多元治疗费用,基本上都是徐香玉“化缘”!!!!自2006年2月起,徐香玉就开始担任珥陵镇民政办主任,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来,徐香玉在岗位上认真耕耘,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她深深地了解农民群众的艰辛与不易,更懂得贫困家庭实实在在的困难,因此,他努力地将每一分钱送给最需要的人,让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都感受到温暖。她坚守原则,不徇私不弄权,体察困难群众,群众们有什么开心的事情都会跟她分享,有了困难也会找她商量,她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娘家人”。
  今年30岁的唐丽花小时候随母亲从外地改嫁到了珥陵。她自小患有癫痫病,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料,唐丽花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近几年还诱发了精神病。
  她和母亲的生活也并不幸福,经常陷入缺衣少食的窘境。
  唐丽花家的困境,徐香玉一直记挂在心。为了改善唐丽花的生活,徐香玉给她送过吃的、用的,有一次还把一台闲置不用的电视机送到了她家。每到过年前,她都要到机关里去“化缘”,把同事闲置不穿的衣物收集起来,给唐丽花家送去。
  去年5月18日,唐丽花在做饭时癫痫发作,不小心把滚烫的热水浇到了自己腿上。当时,她没有知觉,过后烫伤的地方开始化脓,她疼痛难忍,打了110报警。珥陵派出所接警后找到了徐香玉。她和几个同事立即把唐丽花送到了镇江的江滨医院治疗。由于烧伤面积较大,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唐丽花的腿十分危险。为了挽救这双腿,徐香玉四处筹钱,前后几天不眠不休,不知疲倦。最后,在徐香玉的“抢救”下,唐丽花的腿保住了。共花的6万多元治疗费用,基本上都是徐香玉“化缘”!!!!自2006年2月起,徐香玉就开始担任珥陵镇民政办主任,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来,徐香玉在岗位上认真耕耘,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她深深地了解农民群众的艰辛与不易,更懂得贫困家庭实实在在的困难,因此,他努力地将每一分钱送给最需要的人,让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都感受到温暖。她坚守原则,不徇私不弄权,体察困难群众,群众们有什么开心的事情都会跟她分享,有了困难也会找她商量,她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娘家人”。
  今年30岁的唐丽花小时候随母亲从外地改嫁到了珥陵。她自小患有癫痫病,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料,唐丽花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近几年还诱发了精神病。
  她和母亲的生活也并不幸福,经常陷入缺衣少食的窘境。
  唐丽花家的困境,徐香玉一直记挂在心。为了改善唐丽花的生活,徐香玉给她送过吃的、用的,有一次还把一台闲置不用的电视机送到了她家。每到过年前,她都要到机关里去“化缘”,把同事闲置不穿的衣物收集起来,给唐丽花家送去。
  去年5月18日,唐丽花在做饭时癫痫发作,不小心把滚烫的热水浇到了自己腿上。当时,她没有知觉,过后烫伤的地方开始化脓,她疼痛难忍,打了110报警。珥陵派出所接警后找到了徐香玉。她和几个同事立即把唐丽花送到了镇江的江滨医院治疗。由于烧伤面积较大,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唐丽花的腿十分危险。为了挽救这双腿,徐香玉四处筹钱,前后几天不眠不休,不知疲倦。最后,在徐香玉的“抢救”下,唐丽花的腿保住了。共花的6万多元治疗费用,基本上都是徐香玉“化缘”!!!!自2006年2月起,徐香玉就开始担任珥陵镇民政办主任,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来,徐香玉在岗位上认真耕耘,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她深深地了解农民群众的艰辛与不易,更懂得贫困家庭实实在在的困难,因此,他努力地将每一分钱送给最需要的人,让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都感受到温暖。她坚守原则,不徇私不弄权,体察困难群众,群众们有什么开心的事情都会跟她分享,有了困难也会找她商量,她实实在在地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娘家人”。
  今年30岁的唐丽花小时候随母亲从外地改嫁到了珥陵。她自小患有癫痫病,由于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料,唐丽花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近几年还诱发了精神病。
  她和母亲的生活也并不幸福,经常陷入缺衣少食的窘境。
  唐丽花家的困境,徐香玉一直记挂在心。为了改善唐丽花的生活,徐香玉给她送过吃的、用的,有一次还把一台闲置不用的电视机送到了她家。每到过年前,她都要到机关里去“化缘”,把同事闲置不穿的衣物收集起来,给唐丽花家送去。
  去年5月18日,唐丽花在做饭时癫痫发作,不小心把滚烫的热水浇到了自己腿上。当时,她没有知觉,过后烫伤的地方开始化脓,她疼痛难忍,打了110报警。珥陵派出所接警后找到了徐香玉。她和几个同事立即把唐丽花送到了镇江的江滨医院治疗。由于烧伤面积较大,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唐丽花的腿十分危险。为了挽救这双腿,徐香玉四处筹钱,前后几天不眠不休,不知疲倦。最后,在徐香玉的“抢救”下,唐丽花的腿保住了。共花的6万多元治疗费用,基本上都是徐香玉“化缘”所得。如今,唐丽花住进了丹阳市精神病防治院接受治疗。
  她会时不时地打个电话给徐香玉,跟徐香玉聊聊近况,在发病时也只认徐香玉一个人,是真真切切地将徐香玉当成了自己最亲的人。
  50岁的周月仙早年和丈夫离异后带着儿子陈明明一起生活。由于身体不好,她只能打点零工,闲时拾荒,收入微薄。而儿子陈明明虽然已经28岁了,但患有精神病二级,没有劳动能力,两人生活十分困难。徐香玉第一次走进母子二人的住所就惊呆了:家里一贫如洗,屋子又小又破,到处透风漏雨。一到下雨除了床上,家里没有一处地方是干的。床上之所以能不被雨打湿,还是因为在床顶顶了一张挡雨薄膜的缘故。每到下雨天,母子俩只能蜷缩在唯一的一张床上躲雨。陈明明家的状况让徐香玉十分痛心,她一方面找到建房办,帮助母子俩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修缮房屋;一方面积极与财政等部门联系,争取帮扶资金。如今,周月仙和陈明明的家经过修缮,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徐香玉也成了周月仙的“知心人”,家里有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总会找徐香玉诉说。“徐主任人好,知道我不容易,给我家帮了很大的忙。”周月仙说。
  在徐香玉的工作中,像唐丽花和陈明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接受过徐香玉的帮助,心里感激,有些五保户发了钱就会拿到徐香玉面前跟徐香玉念叨念叨,分享快乐。他们中还有主动到徐香玉办公室帮她打扫卫生的,也有人给她送来家里种的山芋,有人得知她咳嗽,也给她找来偏方……“我做的只是分内的事情,为百姓服务都是应该的,他们心地善良,让我觉得很温暖,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所得。如今,唐丽花住进了丹阳市精神病防治院接受治疗。
  她会时不时地打个电话给徐香玉,跟徐香玉聊聊近况,在发病时也只认徐香玉一个人,是真真切切地将徐香玉当成了自己最亲的人。
  50岁的周月仙早年和丈夫离异后带着儿子陈明明一起生活。由于身体不好,她只能打点零工,闲时拾荒,收入微薄。而儿子陈明明虽然已经28岁了,但患有精神病二级,没有劳动能力,两人生活十分困难。徐香玉第一次走进母子二人的住所就惊呆了:家里一贫如洗,屋子又小又破,到处透风漏雨。一到下雨除了床上,家里没有一处地方是干的。床上之所以能不被雨打湿,还是因为在床顶顶了一张挡雨薄膜的缘故。每到下雨天,母子俩只能蜷缩在唯一的一张床上躲雨。陈明明家的状况让徐香玉十分痛心,她一方面找到建房办,帮助母子俩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修缮房屋;一方面积极与财政等部门联系,争取帮扶资金。如今,周月仙和陈明明的家经过修缮,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徐香玉也成了周月仙的“知心人”,家里有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总会找徐香玉诉说。“徐主任人好,知道我不容易,给我家帮了很大的忙。”周月仙说。
  在徐香玉的工作中,像唐丽花和陈明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接受过徐香玉的帮助,心里感激,有些五保户发了钱就会拿到徐香玉面前跟徐香玉念叨念叨,分享快乐。他们中还有主动到徐香玉办公室帮她打扫卫生的,也有人给她送来家里种的山芋,有人得知她咳嗽,也给她找来偏方……“我做的只是分内的事情,为百姓服务都是应该的,他们心地善良,让我觉得很温暖,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所得。如今,唐丽花住进了丹阳市精神病防治院接受治疗。
  她会时不时地打个电话给徐香玉,跟徐香玉聊聊近况,在发病时也只认徐香玉一个人,是真真切切地将徐香玉当成了自己最亲的人。
  50岁的周月仙早年和丈夫离异后带着儿子陈明明一起生活。由于身体不好,她只能打点零工,闲时拾荒,收入微薄。而儿子陈明明虽然已经28岁了,但患有精神病二级,没有劳动能力,两人生活十分困难。徐香玉第一次走进母子二人的住所就惊呆了:家里一贫如洗,屋子又小又破,到处透风漏雨。一到下雨除了床上,家里没有一处地方是干的。床上之所以能不被雨打湿,还是因为在床顶顶了一张挡雨薄膜的缘故。每到下雨天,母子俩只能蜷缩在唯一的一张床上躲雨。陈明明家的状况让徐香玉十分痛心,她一方面找到建房办,帮助母子俩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修缮房屋;一方面积极与财政等部门联系,争取帮扶资金。如今,周月仙和陈明明的家经过修缮,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徐香玉也成了周月仙的“知心人”,家里有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总会找徐香玉诉说。“徐主任人好,知道我不容易,给我家帮了很大的忙。”周月仙说。
  在徐香玉的工作中,像唐丽花和陈明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接受过徐香玉的帮助,心里感激,有些五保户发了钱就会拿到徐香玉面前跟徐香玉念叨念叨,分享快乐。他们中还有主动到徐香玉办公室帮她打扫卫生的,也有人给她送来家里种的山芋,有人得知她咳嗽,也给她找来偏方……“我做的只是分内的事情,为百姓服务都是应该的,他们心地善良,让我觉得很温暖,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所得。如今,唐丽花住进了丹阳市精神病防治院接受治疗。
  她会时不时地打个电话给徐香玉,跟徐香玉聊聊近况,在发病时也只认徐香玉一个人,是真真切切地将徐香玉当成了自己最亲的人。
  50岁的周月仙早年和丈夫离异后带着儿子陈明明一起生活。由于身体不好,她只能打点零工,闲时拾荒,收入微薄。而儿子陈明明虽然已经28岁了,但患有精神病二级,没有劳动能力,两人生活十分困难。徐香玉第一次走进母子二人的住所就惊呆了:家里一贫如洗,屋子又小又破,到处透风漏雨。一到下雨除了床上,家里没有一处地方是干的。床上之所以能不被雨打湿,还是因为在床顶顶了一张挡雨薄膜的缘故。每到下雨天,母子俩只能蜷缩在唯一的一张床上躲雨。陈明明家的状况让徐香玉十分痛心,她一方面找到建房办,帮助母子俩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修缮房屋;一方面积极与财政等部门联系,争取帮扶资金。如今,周月仙和陈明明的家经过修缮,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徐香玉也成了周月仙的“知心人”,家里有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难,总会找徐香玉诉说。“徐主任人好,知道我不容易,给我家帮了很大的忙。”周月仙说。
  在徐香玉的工作中,像唐丽花和陈明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接受过徐香玉的帮助,心里感激,有些五保户发了钱就会拿到徐香玉面前跟徐香玉念叨念叨,分享快乐。他们中还有主动到徐香玉办公室帮她打扫卫生的,也有人给她送来家里种的山芋,有人得知她咳嗽,也给她找来偏方……“我做的只是分内的事情,为百姓服务都是应该的,他们心地善良,让我觉得很温暖,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在徐香玉家,想找一张一家三口的合照,实在是太难了。徐香玉和丈夫是中专同学,现在都在珥陵镇政府工作,由于徐香玉长期忙于工作,家庭的事情都靠丈夫闲暇时候打理照料,徐香玉在家中着实变成了一个“隐形人”。由于丈夫不会做饭,因此家中常常不开伙,两个人就把单位食堂当成自己家,午饭和晚饭都在食堂解决。虽然徐香玉忙于工作无暇顾家,但是丈夫却十分理解:我从没埋怨过她,就是怕她太累,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做起来很辛苦。有时候劝她别那么累了,自己歇歇,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按照原则办事,把救助款分给最需要的人。”自从2006年担任珥陵民政办主任以来,徐香玉就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双休日,每年的除夕夜她永远是镇政府放假最晚的一个。即使休假在家,手机也是24小时待机状态,只要电量不足她就会立马换上备用电池,生怕困难群众有急事找她电话打不通。
  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民政事业。徐香玉时常到农户家中走访,有时候聊得久了就会忘了时间,儿子在上学的时候家庭作业都是徐香玉丈夫辅导的。她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然而对自己的家庭来说,她却是个对儿子心怀歉疚的母亲。
  “我儿子有时候向我抱怨说‘哎呀妈妈,你什么时候烧个饭给我吃吃,我好久都没吃上你烧的饭了。’那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愧疚。”徐香玉说,由于常常顾不及自己的小家,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就住校了。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镇江工作了。可是,每次儿子从镇江回来,为民政事业忙碌的她却连回家好好做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让儿子从机关食堂打点饭菜回家。这在徐香玉的儿子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慢慢地,儿子在电话中多出了这样的话:妈妈,我吃完再回家吧,你就不用做饭了。”从小到大,母亲留给他的常常是一个忙碌的背影,而在儿子心里,却慢慢变成了一个伟岸的丰碑。
  !!!!在徐香玉家,想找一张一家三口的合照,实在是太难了。徐香玉和丈夫是中专同学,现在都在珥陵镇政府工作,由于徐香玉长期忙于工作,家庭的事情都靠丈夫闲暇时候打理照料,徐香玉在家中着实变成了一个“隐形人”。由于丈夫不会做饭,因此家中常常不开伙,两个人就把单位食堂当成自己家,午饭和晚饭都在食堂解决。虽然徐香玉忙于工作无暇顾家,但是丈夫却十分理解:我从没埋怨过她,就是怕她太累,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做起来很辛苦。有时候劝她别那么累了,自己歇歇,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按照原则办事,把救助款分给最需要的人。”自从2006年担任珥陵民政办主任以来,徐香玉就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双休日,每年的除夕夜她永远是镇政府放假最晚的一个。即使休假在家,手机也是24小时待机状态,只要电量不足她就会立马换上备用电池,生怕困难群众有急事找她电话打不通。
  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民政事业。徐香玉时常到农户家中走访,有时候聊得久了就会忘了时间,儿子在上学的时候家庭作业都是徐香玉丈夫辅导的。她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然而对自己的家庭来说,她却是个对儿子心怀歉疚的母亲。
  “我儿子有时候向我抱怨说‘哎呀妈妈,你什么时候烧个饭给我吃吃,我好久都没吃上你烧的饭了。’那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愧疚。”徐香玉说,由于常常顾不及自己的小家,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就住校了。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镇江工作了。可是,每次儿子从镇江回来,为民政事业忙碌的她却连回家好好做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让儿子从机关食堂打点饭菜回家。这在徐香玉的儿子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慢慢地,儿子在电话中多出了这样的话:妈妈,我吃完再回家吧,你就不用做饭了。”从小到大,母亲留给他的常常是一个忙碌的背影,而在儿子心里,却慢慢变成了一个伟岸的丰碑。
  !!!!在徐香玉家,想找一张一家三口的合照,实在是太难了。徐香玉和丈夫是中专同学,现在都在珥陵镇政府工作,由于徐香玉长期忙于工作,家庭的事情都靠丈夫闲暇时候打理照料,徐香玉在家中着实变成了一个“隐形人”。由于丈夫不会做饭,因此家中常常不开伙,两个人就把单位食堂当成自己家,午饭和晚饭都在食堂解决。虽然徐香玉忙于工作无暇顾家,但是丈夫却十分理解:我从没埋怨过她,就是怕她太累,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做起来很辛苦。有时候劝她别那么累了,自己歇歇,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按照原则办事,把救助款分给最需要的人。”自从2006年担任珥陵民政办主任以来,徐香玉就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双休日,每年的除夕夜她永远是镇政府放假最晚的一个。即使休假在家,手机也是24小时待机状态,只要电量不足她就会立马换上备用电池,生怕困难群众有急事找她电话打不通。
  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民政事业。徐香玉时常到农户家中走访,有时候聊得久了就会忘了时间,儿子在上学的时候家庭作业都是徐香玉丈夫辅导的。她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然而对自己的家庭来说,她却是个对儿子心怀歉疚的母亲。
  “我儿子有时候向我抱怨说‘哎呀妈妈,你什么时候烧个饭给我吃吃,我好久都没吃上你烧的饭了。’那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愧疚。”徐香玉说,由于常常顾不及自己的小家,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就住校了。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镇江工作了。可是,每次儿子从镇江回来,为民政事业忙碌的她却连回家好好做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让儿子从机关食堂打点饭菜回家。这在徐香玉的儿子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慢慢地,儿子在电话中多出了这样的话:妈妈,我吃完再回家吧,你就不用做饭了。”从小到大,母亲留给他的常常是一个忙碌的背影,而在儿子心里,却慢慢变成了一个伟岸的丰碑。
  !!!!在徐香玉家,想找一张一家三口的合照,实在是太难了。徐香玉和丈夫是中专同学,现在都在珥陵镇政府工作,由于徐香玉长期忙于工作,家庭的事情都靠丈夫闲暇时候打理照料,徐香玉在家中着实变成了一个“隐形人”。由于丈夫不会做饭,因此家中常常不开伙,两个人就把单位食堂当成自己家,午饭和晚饭都在食堂解决。虽然徐香玉忙于工作无暇顾家,但是丈夫却十分理解:我从没埋怨过她,就是怕她太累,民政工作千头万绪,做起来很辛苦。有时候劝她别那么累了,自己歇歇,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按照原则办事,把救助款分给最需要的人。”自从2006年担任珥陵民政办主任以来,徐香玉就没有节假日,更没有双休日,每年的除夕夜她永远是镇政府放假最晚的一个。即使休假在家,手机也是24小时待机状态,只要电量不足她就会立马换上备用电池,生怕困难群众有急事找她电话打不通。
  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民政事业。徐香玉时常到农户家中走访,有时候聊得久了就会忘了时间,儿子在上学的时候家庭作业都是徐香玉丈夫辅导的。她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然而对自己的家庭来说,她却是个对儿子心怀歉疚的母亲。
  “我儿子有时候向我抱怨说‘哎呀妈妈,你什么时候烧个饭给我吃吃,我好久都没吃上你烧的饭了。’那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愧疚。”徐香玉说,由于常常顾不及自己的小家,儿子上小学四年级就住校了。如今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镇江工作了。可是,每次儿子从镇江回来,为民政事业忙碌的她却连回家好好做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只能让儿子从机关食堂打点饭菜回家。这在徐香玉的儿子看来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慢慢地,儿子在电话中多出了这样的话:妈妈,我吃完再回家吧,你就不用做饭了。”从小到大,母亲留给他的常常是一个忙碌的背影,而在儿子心里,却慢慢变成了一个伟岸的丰碑。
  !!!!在乡镇工作近26年,徐香玉始终扎根在基层一线,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不论是担任乡镇农经站的会计,还是镇妇联负责人,再到如今的民政办主任,徐香玉面对的始终是基层百姓。而和她同时期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朋友、同事,不少都被提拔为乡镇负责人,只有她仍坚守着基层的工作岗位。对此,徐香玉并不羡慕。
  “在其位,谋其职,在民政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地把工作做好,争取做到问心无愧。”徐香玉说,每每为困难群众办成一件事情,看着他们的笑脸,她自己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心里涌动着成就感。但有时遇到棘手的工作,她也会关起门来发牢骚,以此来宣泄心中的压力。
  在城乡低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徐香玉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做到动态化管理。
  2009年,在省里出台相关规定“清理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前,珥陵镇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徐香玉和镇民政办一班人,积极着手清理不合!!!!在乡镇工作近26年,徐香玉始终扎根在基层一线,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不论是担任乡镇农经站的会计,还是镇妇联负责人,再到如今的民政办主任,徐香玉面对的始终是基层百姓。而和她同时期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朋友、同事,不少都被提拔为乡镇负责人,只有她仍坚守着基层的工作岗位。对此,徐香玉并不羡慕。
  “在其位,谋其职,在民政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地把工作做好,争取做到问心无愧。”徐香玉说,每每为困难群众办成一件事情,看着他们的笑脸,她自己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心里涌动着成就感。但有时遇到棘手的工作,她也会关起门来发牢骚,以此来宣泄心中的压力。
  在城乡低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徐香玉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做到动态化管理。
  2009年,在省里出台相关规定“清理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前,珥陵镇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徐香玉和镇民政办一班人,积极着手清理不合!!!!在乡镇工作近26年,徐香玉始终扎根在基层一线,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不论是担任乡镇农经站的会计,还是镇妇联负责人,再到如今的民政办主任,徐香玉面对的始终是基层百姓。而和她同时期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朋友、同事,不少都被提拔为乡镇负责人,只有她仍坚守着基层的工作岗位。对此,徐香玉并不羡慕。
  “在其位,谋其职,在民政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地把工作做好,争取做到问心无愧。”徐香玉说,每每为困难群众办成一件事情,看着他们的笑脸,她自己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心里涌动着成就感。但有时遇到棘手的工作,她也会关起门来发牢骚,以此来宣泄心中的压力。
  在城乡低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徐香玉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做到动态化管理。
  2009年,在省里出台相关规定“清理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前,珥陵镇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徐香玉和镇民政办一班人,积极着手清理不合!!!!在乡镇工作近26年,徐香玉始终扎根在基层一线,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不论是担任乡镇农经站的会计,还是镇妇联负责人,再到如今的民政办主任,徐香玉面对的始终是基层百姓。而和她同时期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朋友、同事,不少都被提拔为乡镇负责人,只有她仍坚守着基层的工作岗位。对此,徐香玉并不羡慕。
  “在其位,谋其职,在民政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地把工作做好,争取做到问心无愧。”徐香玉说,每每为困难群众办成一件事情,看着他们的笑脸,她自己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心里涌动着成就感。但有时遇到棘手的工作,她也会关起门来发牢骚,以此来宣泄心中的压力。
  在城乡低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徐香玉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做到动态化管理。
  2009年,在省里出台相关规定“清理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前,珥陵镇就开始了这项工作。徐香玉和镇民政办一班人,积极着手清理不合要求的低保对象,严把低保入门关。最初,徐香玉的做法并不被村里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当她到村里了解情况时,经常会吃闭门羹,一些村两委干部也不理睬她。在村干部看来,有的家庭虽然没有达到低保的标准,但确实存在实际困难,把这样的家庭纳入低保无可厚非,但是徐香玉却不这么认为。徐香玉便慢慢做村书记、主任们的工作,逐渐将“清保”工作开展起来,逐渐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如今,在珥陵,村民申请低保工作公开公正,不仅要对申请人的经济家庭状况调查核实,还要在申请人所在的村召开15人以上的群众座谈会。同时,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还要在其所在自然村的显眼位置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因工作卓有成效,珥陵镇还获得了“低保工作示范镇”等荣誉。
  近年来,该镇每年都有20多名贫困大学生得到助学,30多户患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得到大病救助,50户左右遇到突发困难的家庭,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燃眉之急。近百户家庭得到了民政、爱心人士和企业的结对帮扶。仅要求的低保对象,严把低保入门关。最初,徐香玉的做法并不被村里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当她到村里了解情况时,经常会吃闭门羹,一些村两委干部也不理睬她。在村干部看来,有的家庭虽然没有达到低保的标准,但确实存在实际困难,把这样的家庭纳入低保无可厚非,但是徐香玉却不这么认为。徐香玉便慢慢做村书记、主任们的工作,逐渐将“清保”工作开展起来,逐渐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如今,在珥陵,村民申请低保工作公开公正,不仅要对申请人的经济家庭状况调查核实,还要在申请人所在的村召开15人以上的群众座谈会。同时,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还要在其所在自然村的显眼位置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因工作卓有成效,珥陵镇还获得了“低保工作示范镇”等荣誉。
  近年来,该镇每年都有20多名贫困大学生得到助学,30多户患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得到大病救助,50户左右遇到突发困难的家庭,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燃眉之急。近百户家庭得到了民政、爱心人士和企业的结对帮扶。仅要求的低保对象,严把低保入门关。最初,徐香玉的做法并不被村里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当她到村里了解情况时,经常会吃闭门羹,一些村两委干部也不理睬她。在村干部看来,有的家庭虽然没有达到低保的标准,但确实存在实际困难,把这样的家庭纳入低保无可厚非,但是徐香玉却不这么认为。徐香玉便慢慢做村书记、主任们的工作,逐渐将“清保”工作开展起来,逐渐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如今,在珥陵,村民申请低保工作公开公正,不仅要对申请人的经济家庭状况调查核实,还要在申请人所在的村召开15人以上的群众座谈会。同时,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还要在其所在自然村的显眼位置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因工作卓有成效,珥陵镇还获得了“低保工作示范镇”等荣誉。
  近年来,该镇每年都有20多名贫困大学生得到助学,30多户患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得到大病救助,50户左右遇到突发困难的家庭,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燃眉之急。近百户家庭得到了民政、爱心人士和企业的结对帮扶。仅要求的低保对象,严把低保入门关。最初,徐香玉的做法并不被村里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当她到村里了解情况时,经常会吃闭门羹,一些村两委干部也不理睬她。在村干部看来,有的家庭虽然没有达到低保的标准,但确实存在实际困难,把这样的家庭纳入低保无可厚非,但是徐香玉却不这么认为。徐香玉便慢慢做村书记、主任们的工作,逐渐将“清保”工作开展起来,逐渐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如今,在珥陵,村民申请低保工作公开公正,不仅要对申请人的经济家庭状况调查核实,还要在申请人所在的村召开15人以上的群众座谈会。同时,申请人的相关信息还要在其所在自然村的显眼位置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因工作卓有成效,珥陵镇还获得了“低保工作示范镇”等荣誉。
  近年来,该镇每年都有20多名贫困大学生得到助学,30多户患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得到大病救助,50户左右遇到突发困难的家庭,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燃眉之急。近百户家庭得到了民政、爱心人士和企业的结对帮扶。仅2015年,就发放了临时救助12余万元,救助了困难群众60余名;完成了32名贫困高校学生的救助,累计发放市镇两级慈善救助金30余万元。
  真心真情,不仅谱写了爱民敬业之歌,还赢得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徐香玉先后获得镇江市十佳民政办主任、双拥工作先进个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慈善先进工作者、省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等一系列殊荣,并于2014年荣登“江苏好人榜”、全国好人榜”,连续9年被评为“丹阳市优秀公务员”。近日又被授予“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称号。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