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在即,我市“年蒸”市场火热

核心提示: “年蒸”是丹阳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许多丹阳人都会在腊月蒸起包子、糕饼,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由于家庭厨房的限制,居住在市区的居民往往会选择在面点店预约,送去准备好的包子馅料,让面点师傅代为加工。日前记者了解到,腊月已经过半,我市的面点代加工市场十分火热,生意好的面点店预约已满,暂时不再接单。

蒸包

本报讯  “年蒸”是丹阳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许多丹阳人都会在腊月蒸起包子、糕饼,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由于家庭厨房的限制,居住在市区的居民往往会选择在面点店预约,送去准备好的包子馅料,让面点师傅代为加工。日前记者了解到,腊月已经过半,我市的面点代加工市场十分火热,生意好的面点店预约已满,暂时不再接单。

家住丹北的孙小姐今年家中又蒸了许多包子,据她介绍,家中共蒸了荠菜、青菜和雪菜三种馅料的包子,都是通过代加工的方式做成的。“蒸包子是我们丹阳的习俗,每年我妈妈都要蒸很多包子和馒头,我觉得只有蒸了包子才有年味,才有过年的气氛。”孙小姐笑着对记者说道。

昨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馒头包子店面,多数店面生意火爆。在南门开泰桥附近的一家馒头店外,雪白清亮的米糕整齐地排布在两个大的蒸板上,中间还点缀着红色的图案,十分精巧。面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最近每天都会有来预约蒸包子的市民来店里,生意很好做。一般一家蒸30~50个包子就够了,多的也有蒸几百个的,但是我们都一样地做,不会亏着谁。不过现在做的包子多,时间上可能不会很及时,得一家一家地做,做好这一家才能做下一家。”不远处的一家山东馒头店中也十分忙碌,几层人围着两大摞馒头屉,争相购买着,半小时人流进进出出,面点师傅都没能闲下来。而在笼屉中,早就蒸好、顶着红点的馒头排列得整整齐齐,等待预约的买家取货。馒头店的刘老板告诉记者,由于馒头店原本生意好,回头客多,店里最近预约蒸包子、蒸馒头的人络绎不绝,现在预约的话最近几天都做不了,因为除了每天要做很多日常卖的馒头包子,还要做客户预订的面点,工作量大了很多,每天都要加班。所以如果来做面点的话就得不着急,慢慢等。”老板说完后便又接待购买馒头的顾客去了。而在我市市中心的金鸡饭店一向以早餐著称,店主近日也开始摆出牌子,代加工面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市场上代加工面点的主要都是分散的面点店,如果加工包子需要自带馅料,再支付每个7毛的加工费,如果代加工米糕,就直接支付每个6毛的加工费即可。而我市的金鸡饭店则要求自带馅料的基础上,收取每个包子1元的加工费用。

虽然代加工面点给市民们带来了美味和便利,但是笔者在此提醒市民,在准备代加工面点时要与店主仔细沟通相关细节,还要注意店面使用的面粉和添加剂的保质期及卫生情况,如遇食品安全问题,可通过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刘伟文/摄)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