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人们总是担心自己精心装修的家在哪里贴小孩子的“三好学生”奖状。如今,这个问题好像一下子解决了——奖状贴到朋友圈里去。然而,朋友圈的影响力毕竟比自家的墙壁要大多了,随之而来的,有点赞也有麻烦……
晒“三好”殃及他人孩子
放寒假了,这几天,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种孩子的奖状纷纷登场。家住江南人家小区的陈女士在家看微信时对老公说,她的朋友圈里昨天一天就冒出了七八张三好生奖状,明年女儿若得了三好生,她一定要发一张大的奖状贴上去。想不到这话立即惹怒了旁边的女儿,女儿就把以前得的十几张奖状翻出来,一股脑糊到刚刚装修的墙上以示愤慨。某事业单位孙女士的遭遇更让人哭笑不得:她上六年级的女儿在拨弄母亲的手机时,发现了朋友圈里奖状飘飘,立即就发了条评论“为庆祝亲们的孩子得了三好奖状,本人盛情邀请朋友圈内所有得到奖状的孩子及家长今天晚上六点在水中仙国际大酒店贵宾厅聚餐,不见不散”。这事让孙女士拿着手机忙着解释了大半夜。
微友小武哥说,在朋友圈晒奖状无可厚非,至少有相互促进进步的因素在里面,不见得都是炫耀。家长及孩子们没必要为得不得奖状大动肝火。”
网友、微友众说“晒奖状”
家长们晒孩子奖状的做法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网友、微友们的热议。孩子已上小学的网友“文艺青年”很无奈:一上微信朋友圈都是晒孩子奖状的,我却没啥可晒,看来要好好给儿子上上“政治课”了。
另一位微友“星空爱银河”明显运气好多了,他在微信中说:我家孩子今年考得不错,拿了先进奖状,虽然不是‘三好’,但我已心满意足。”最“厉害”的网友这样说道:“今年孩子拿了三好奖状,但回去之后也不能太表扬她,要让她知道学海无涯的道理。”这位家长,你让前两位家长情何以堪?不过,微友“月黎”可谓是给在朋友圈晒奖状的家长泼了一盆冷水,她说,奖状这个东西真心没啥含金量了,成绩不错叫三好,成绩很烂叫进步,什么名头都有,基本上孩子中五六成都有奖……
设置奖项可否更有创意?
三好学生”是学生和家长最关注的一项学校奖项。据某校一位班主任介绍,一般按12%的比例评选三好生,也就是说一个班大致能评6到7名三好学生。评选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通过老师、学生推荐,有的是根据平时的“星级制”评定候选人,有的直接通过投票选三好生。其要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当然,成绩在班上前几名也是基本条件。所以,大家把三好生看得很重就不奇怪了。
开发区车站小学杨校长告诉记者,现在苏北有的学校设置了一些创意奖项,如人缘好、孝顺、勤劳肯干等都能领奖状。有的一个班一学期会发出去七十几份奖状,有的孩子能领到两三张奖状。
我市教育界相关人士认为,“传统评价是以考试成绩等对孩子进行甄别式的评价,很难更准确地反映孩子成长的真实状况。可以用更新的评价方式来引导老师、家长和学生自己,更重视孩子的成长过程评价,努力使更多孩子的亮点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在别人家的奖状面前更加自信和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