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缘何忙着“转移资产”?

核心提示: 10日晚上,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演了一幕峰回路转的剧情。首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朋友圈里开始被各种“晒图”刷屏,多数朋友晒出了三张图片,包括你是什么时候启用微信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是谁,截至目前发了多少朋友圈……

1452473939499

 

本报讯 10日晚上,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在同一时间上演了一幕峰回路转的剧情。首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朋友圈里开始被各种“晒图”刷屏,多数朋友晒出了三张图片,包括你是什么时候启用微信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是谁,截至目前发了多少朋友圈……然而,没过多久朋友圈里就响起了“警报声”,大家各种发不要受骗上当,链接会盗号,会盗卡里支付宝的钱,有病毒之类的。惊慌之余,大家各种恐慌,各种去把钱转出……那么,当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记者了解到,这要从一条“我和微信的2015”链接说起。其实,点开链接,伴随着背景音乐,手机界面上会显示出一些手机用户使用微信的数据。它会告诉“你和微信的故事”。链接会显示:你是何年何月第几个加入微信的?什么时候发出的第一条朋友圈?你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是谁?你2015年领了多少个红包,发出多少个红包,去过哪些地方……年关将至,这样的微信信息无疑是温情的。让人意外的是,随后,不少市民开始在朋友圈里大声疾呼,不要点进该链接,并以点开链接时进度较慢为由,声称这是在盗取个人资料。一时间,朋友圈里炸开了锅,弄得人心惶惶,大家纷纷开始将微信“微信钱包”里的零钱转出。不过,没多久,腾讯公司微信团队便通过微博发布声明称,“我和微信的2015”是为1月11日微信公开课PRO版准备的官方体验。“内容本是微信官方为了1月11日的微信年度大会“微信公开课pro”做的一个小插曲互动,也是为了纪念2015这一年,但还在内测阶段,由于访问量火爆,可能存在打开缓慢的情况,我们也正在进一步优化。

但绝不是谣言中所说的病毒或者木马!更不存在账号里的钱被盗的情况!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的责任,绝不姑息。”虽然是虚惊一场,但小伙伴们还是真切地体会到了一把“过山车”般的剧情。接受采访的市民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一些网友表示,遇到问题首先要做的是自己理性判断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三人成虎,传播谣言。

另一些网友则表达了不满。“眼下快过年了,不管是短信还是微信,诈骗信息越来越多,我也是为了大家着想才呼吁不要去点那个链接的,没想到是虚惊一场。”一位网友苦笑着说。不过,大多数受访市民表示,最近一段时间里的确收到各种诈骗短信,微信里各种“诱人”的链接也此起彼伏。“只要不单纯地去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保持一颗平常心,那些诈骗手段自然会成为一个个茶余饭后的笑料。”一位市民说道。(马骏)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