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平在教室里上课
18年前,妹妹、妹夫车祸去世,他代妹育女,用肩膀揽起照顾外甥女的责任,供养年幼外甥女从上学至出嫁;几年前,体弱多病的双亲患病动手术,他一边兼顾工作,一边体贴入微照顾双亲,双亲病愈后,他几乎每周都回家看看双亲才安心……他,就是吕城中心小学教师陈志平,他不仅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也是慈父,更是孝子。生活中,他始终“孝”字当先,爱”字装心,几十年如一日艰辛付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关心呵护着家人,用爱为亲人撑起了一片天。
长舅如父抚养外甥女如己出
陈志平今年48岁,是吕城中心小学一名教师。1997年,陈志平的妹妹、妹夫因车祸双双离开人世,留下年仅七岁的外甥女,面对依偎在外公外婆怀里、尚不知人事的孩子,陈志平的心像被撕裂一般痛彻心扉,他下定决心:今生今世,一定要代替妹妹把外甥女照顾好。从此,陈志平承担起了孩子监护人的职责,十几年如一日关心、呵护孩子,将其视如己出。
为了不让外甥女的学习有任何后顾之忧,从1997年开始,陈志平就承担起了外甥女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所有学习费用。外甥女在校学习的十五年间,不管是开学报名,还是家长会,都是他亲自到场,就连填报升学志愿,也是他拿的主意。
外甥女上高三时,右脚脚趾不幸被一辆重型大卡车伤到,粉碎性骨折,闻讯赶来的陈志平急得满头大汗,好在抢救及时,外甥女没有大碍。看着外甥女疼痛的模样,陈志平心里也焦灼不已,在外甥女住院的二十多天里,只要有时间,陈志平就到病床前陪伴她,并激励她振作起来继续学业。功夫不负有心人,外甥女终于在高考前两个月康复,重返学校,顺利参加了高考。当外甥女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和普通的父亲一样,激动而高兴着。
“外甥女一直很懂事。”陈志平欣慰的说,外甥女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就给舅舅舅妈、外公外婆每人买了一套保暖内衣。而眼看着孩子长大成人,和其他父亲一样,陈志平也开始操心起她的婚姻大事。知晓外甥女遇上了值得托付的人,陈志平和家人高高兴兴地为她跑前跑后,置办嫁妆,婚礼当天,外甥女挽着他的手步入了现场……看着当年的小女孩如今嫁为人妇,陈志平和妻子热泪盈眶,和外甥女紧紧相拥。
体贴入微不遗余力侍奉双亲
过去几年间,陈志平的父母身体不太好,前前后后动了几次手术,他都和弟弟无微不至的陪在父母身边,悉心照料,尽管学校工作繁重,但他总尽力兼顾好两头,尽管奔波辛劳,但对父母的照顾依旧入微,教学成果也相当出色。
陈志平的母亲曾因患胆结石、肾结石、青光眼等疾病先后四次手术住院,他又要工作,又要照顾住院的母亲,整个人忙得团团转。早上,在医院照料好母亲后,陈志平匆匆赶去学校上班;中午放学,陈志平先马不停蹄赶去医院确认母亲安好,再赶回家做好饭送到医院给母亲吃。有次冬日夜里,母亲突然肚子饿了想吃东西,可病房里没有现成的点心,陈志平二话没说,骑上摩托车就去街上寻找吃食。出门时已是深夜,哪有店家开门,他在街上转了好久,终于在深巷中买到了点心,送到了母亲手里。第二天一早,他又赶忙去学校上班……
2013年,陈志平的父亲因病需要动手术,由于手术只能在丹阳市里做,为了能照顾父亲,他特意把父亲的手术时间定在了暑假。在父亲住院的十多天里,他从早到晚吃住在病房,给父亲喂饭喂药、端屎倒尿,无微不至地照料着父亲。父亲手术后第一天晚上,陈志平几乎一夜没睡,他一边要看着盐水瓶的动向随时叫医生,一边要每隔一小时给父亲排尿袋排放尿液。
为了父亲的身体能有营养补给、尽早痊愈,陈志平想给父亲喝补汤,当时的医院食堂里没有,到哪里去买?在询问了几个病友之后,陈志平走了一里路终于找到了卖鸽子汤、排骨汤等高汤的店铺。从此,父亲住院期间,每天高汤、补汤就没间断过。病愈后的双亲,已不能干太多的家务,为此,陈志平几乎每周休息时都要回到农村父母家中,帮父母做这做那。
尊老爱幼,早已是陈志平家中名副其实的家风,而他对待亲人倍加关怀的照料,也成为熟悉他的人口中的佳话。吕城中心小学副校长曹海燕说:“陈志平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不仅对家庭付出了许多,对学校,他也是默默付出不图回报。”作为学校电教处主任、科技工作带头人,陈志平多次组织学生开展科学知识比赛,还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学生出去参加比赛,不管是不是分内之事,陈志平总能出色完成,不仅获得了学校的肯定,也令家人以他为傲。
(张丹萍 蒋玉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