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招募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音乐

核心提示: 在历时近一个月的残酷角逐后,来自我市司徒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姜黎最终拔得头筹,并与位居“榜眼”的杨蓣楠一同获得了晋级南京赛区的资格。虽然活动结束了,大家走下了舞台,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但心态却都在发生着变化。当时的赛事仍是选手们私下里津津乐道的话题。

IMG_0558

 图为姜黎在教孩子们做发声练习。   

 去年夏天,由丹阳日报社主办的2015·第四季《中国好声音》丹阳招募赛在我市掀起了一阵音乐“狂潮”,800多位选手报名参赛。在这样一场顶级音乐赛事中,从海选到复赛,再到决赛,很多选手从最初的对手变成了朋友甚至是知己。

在历时近一个月的残酷角逐后,来自我市司徒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姜黎最终拔得头筹,并与位居“榜眼”的杨蓣楠一同获得了晋级南京赛区的资格。虽然活动结束了,大家走下了舞台,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但心态却都在发生着变化。当时的赛事仍是选手们私下里津津乐道的话题。

回首“好声音”,揭秘冠军的背后

虽然2015·第四季《中国好声音》丹阳招募赛已经结束了半年有余,但说起当时的故事,选手们却历历在目。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司徒镇的司徒中心小学,对丹阳招募赛冠军姜黎再度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姜黎首次将赛事的台前幕后娓娓道来。

“实际上,一开始我是不愿意参加这场比赛的。”姜黎坦言,自己多年来几乎没有参加过歌唱竞技比赛,更多的是参加表演性质的活动以及为歌曲PK大赛作评委。

“我当时就挺犹豫的,以自己的实力和经验,和一帮年轻人比赛,多少有些欺负人。”姜黎坦白地说道。不过,姜黎表示,她完全没有想到,这场音乐盛会中,很多新面孔脱颖而出,让她大感意外。“很多选手我之前是认识的,但还有一些却是突然涌现出来的。决赛的时候我的压力很大,以至于独自一人走到舞台后面去练习。”决赛中,获得前两名选手都是选用了美声唱法,结果出来后一度引起非议。一些人表示,美声在表现力上明显有优势。少部分人则尖锐地指出,与其说是选好声音,不如说选美声算了。对此,姜黎坦言,选择美声也是无奈。

“我上高中之前一直都是唱通俗的,高中之后才开始学习美声。”姜黎说,当时赛况的激烈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也曾想过在决赛中使用通俗唱法,但没有美声这样有把握,几经考虑,我还是选择了美声曲目。可以说,自己当时可是被选手们激发出了一种斗志吧。”姜黎表示,决赛当晚,自己的状态不好,而且露天比赛,当晚的风比较大,口很干,自己对夺冠的把握并没有那么大。只能说,多年的舞台经验帮了她很大的帮。毕竟,决赛圈的所有人都实力不俗。

“好声音”情结,音乐圈成朋友圈

一度嗨翻全城的丹阳招募赛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比拼后落下了帷幕。热潮退去,姜黎重新回到了学校,教孩子们最基本的发声练习,叛逆女孩”王玉银则放下了麦克风,拿起了照相机。

对于大家的变化,姜黎表示,虽然不再致力于音乐切磋比拼,但大家对音乐的热爱不会有丝毫的降温。相反,音乐已经成为了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了灵魂中的东西。

赛场外,曾经在舞台上激烈比拼的选手们如今也成为了好友。有时候我会去清吧听颜敏唱歌,约虞周超和朱吃甜品,拉上杨蓣楠逛街购物。”姜黎表示,因为大家兴趣爱好相同,私下里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有时候,我还是会接受邀请去一些比赛中当评委,经常会遇到当时在‘好声音’赛场上的选手,这时候我往往会给出很多建议,可以说是一种‘好声音’情结吧。”姜黎坦言,好声音大赛对自己的音乐人生来说,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跻身公益行列,音乐谱成“大爱”

在好声音大赛后,主办方丹阳日报社又紧接着在全市多个社区举办了“好声音——社区行”文艺演出活动,收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姜黎、颜敏等众多实力派“好声音”纷纷现身舞台,为社区居民们一展音乐魅力。那场比赛对我的影响很大。”姜黎说,以前只有音乐圈的人认识我,拿了冠军后,我出门在外有时候就会被陌生人搭讪,她们会说,你不是那个好声音冠军嘛’,这种感觉难以形容。”姜黎表示,如今自己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我现在一点也不想去跟别人比,因为这个冠军给了我足够的自信。眼下,我更希望能将音乐与公益结合,使美好的音乐进行升华,变成一种爱,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姜黎坦言,从这点来看,丹阳日报举办的“社区行”文艺演出就作出了很好的诠释。“也许很多人都热爱音乐,但我相信,一旦音乐与爱结合,那才是最动人的音乐,这也是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应该去追求的东西。”她说。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