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住这,我就在这里陪着他!
六旬木匠变身护工悉心照料社区“啄木鸟”
-
去年的这个时候,社区“啄木鸟”陈弘毅病倒了,病情一直反反复复,而如今,他只能躺在病床上,靠着输液等维持生命,失去了行动能力。虽然躺在病床上已经大半年的时间了,也几次从鬼门关被“拉”回来;虽然已被病痛折磨得消瘦不堪,但他并没有失去意志,也正如他自己说的:幸好张师傅一直无微不至地料理我。”
文/摄陈晓玲
木匠转身变“护工”只为答应了姐姐来帮忙
陈弘毅口中的“张师傅”就是他的护工,名叫张子龙,今年60岁。说他是护工有点牵强,因为在照顾陈弘毅之前,他还是一个手艺不错的木匠。
之前的20多年,张子龙都在新疆从事木匠工作,一个月的工资至少都有六七千。由于年纪大了,身体也没以前那么灵光了,张子龙和儿子商量后决定,辞掉新疆的工作,回到家乡丹阳颐享天年。去年6月2日,背着行囊的张子龙刚到家,还没怎么歇息,姐姐就上门来看他了,姐弟的相聚让离家多年的张子龙瞬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姐弟俩也像多年前一样,晒着太阳,唠着家常。唠着唠着,姐姐就说起了陈弘毅医生的事情。
“当时我姐姐跟我说陈医生的事情,说他年纪这么大了,还背着药箱去那些卧病在床的老人家里给他们看病,定期给他们量血压什么,我就觉得这个人真了不起。姐姐还跟我说,现在陈医生倒下来,卧病在床不能自理。”听到这些的张子龙心里除了佩服陈医生的无私精神外,更多的是叹息。
在之后的聊天中,姐姐告诉张子龙,她家隔壁邻居正巧是陈医生以前工作的丹棉厂的护士,和陈医生是老同事,想让她帮着打听有没有好的护工可以去照料陈医生一下。“当时我姐姐就直接问我了,说让我去帮帮忙,我当时也没想什么,反正在家也没什么事,想着就当帮姐姐一个忙吧。”就这样,回到家的第三天,也就是6月5日,张子龙就正式上岗了,成了陈弘毅的护工。
初做“护工”困难多全靠“榜样精神”来支撑
从做手艺活一下子转变成照顾病人,每天伺候着“吃喝拉撒睡”,还一处地方都不能去,这着实让张子龙没法适应。“一开始的时候每天只做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只要稍微帮着点陈医生就好了,也算还好,就是这时间难熬了点,必须一刻不离地在他身边。”张子龙说,其实当时他也想过不干了,回家休息休息,带带孙女,多舒服啊。
虽然张子龙口上这么说,但这一干就干了半年多了,从原来的每天4个小时,到后来的24小时不离开,这其中的艰辛可能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说起这些,张子龙说全靠陈医生的精神支持,让他想通了。既然答应了来帮忙,我就会坚持一下,陪陈医生直到最后。”除去难熬的时间,最主要的还是护理。由于陈弘毅不能自理,也无法下床,每天张子龙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陈弘毅擦身、洗澡、换衣服,这些一个人做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对张子龙来说起初还是很困难的。“一开始总归是要克服心理障碍的,弄屎弄尿的事情根本没有做过,更何况我还是个大男人,还是很不好意思的,但一想到如果自己不做的话,床上就又臭又脏,对一个长期卧床的病人来说是没有益处的。想着想着也就硬着头皮上了,虽然第一次做得并没有那么好,但跨出了第一步,以后就没有问题了。”张子龙边说边走到病床前帮陈医生活动一下手脚。
每天洗澡换衣、换床单、换被子,都是张子龙一手抱着陈医生,另一只手来干的,这些事情隔壁床的病人都看在眼里,连他们都说:从没见过这么尽职的护工。”一旁的张子龙却连忙摆摆手说道:我做这些没什么,相比陈医生这么多年做的,根本不值得一提,我还是要向陈医生学习的。”
悉心“护工”似亲人感情在朝昔相处中升华
时光荏苒,岁月无情,我们都终将老去,从起点走向终点,自然而又必然。当我们两鬓斑白、牙齿掉光、步履蹒跚甚至难以翻身的时候,期盼的不过是有个人守在身旁,陪自己唠唠闲嗑,回忆往事,驱散孤独和寂寞。”虽然是很煽情的文字,但就是这句话,就像陈弘毅和张子龙的真实写照。感情不在乎时间长短,是在乎有人陪伴。
就在这短短的六个半月中,陈弘毅一直与病魔搏斗这,两次从鬼门关前被拉回来。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两天,陈弘毅刚刚经历了一次“生死大考”,那一夜,张子龙彻夜未眠。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头发凌乱,眼睛通红,一脸的憔悴。而这几日,陈弘毅又开始头痛了,一到晚上就疼得厉害,甚至会不停地叫喊。张子龙只能搬了凳子坐在他旁边,不停地安抚他。要不要吃药?吃药会好一点?”喝点水吧。”我来帮你按按”……这些话都是张子龙常说的。虽然张子龙不懂得如何安慰,但对于一个六旬的男人来说,在陈弘毅的病床前,这样轻声细语地跟孩子似地讲话还是很常见的。隔壁病床的病人家属说:“不知道的人肯定以为他们是父子或者兄弟,这么亲密,我们一开始住进来的时候就这样以为,没想到是护工,现在护工能做到这样真不容易啊!”听到这些,躺在病床上的陈弘毅不禁抽泣起来,断断续续地说着“感激不尽……不是亲人似亲人……”这样的话,情绪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原本坐在旁边的张子龙一下子站了起来,不停地哄着陈弘毅:“别哭了,你一哭血压又上来了,又要危险了。”看着病房里这么温暖的一幕,连记者都被感染。为了让陈弘毅情绪稳定下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静了下来。新的一年到来了,当记者问起张子龙新年怎么过时,他笑着说:肯定在病房过了,陈医生住在这里,我肯定要在这里陪着他。”
网友评论